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可知  拼音:kě zhī
1.当然。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张驴儿云)你可怕么?(卜儿云)可知怕哩!」明。高明《琵琶记》第三出:「这般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2.难怪、怪不得。《贯华堂古本水浒传》第四八回:「原来却是乐和舅,可知尊颜和姆姆一般模样。」也作「可知道」。
3.须知。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老人家不晓事,耳根边只管聒絮,可知我染病哩!」也作「可知道」。
4.可据他事推想得知。《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5.原来。元。张国宾《薛仁贵》第四折:「可知是孩儿薛仁贵,我报复您父亲去。」
分類:可知
《國語辭典》:可知道  拼音:kě zhī dào
1.表示事情的影响或作用很大。如:「你可知道这样做,对我的伤害有多大!」
2.难怪、怪不得。《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可知道这秃驴词内皆有『赏新荷』之句,他不是害什么心病,是害的相思病。」也作「可知」。
3.须知。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可知道福无重受日,祸有并来时。」也作「可知」。
《国语辞典》:不可知  拼音:bù kě zhī
1.不明白、不清楚。如:「至于合约内容写些什么就不可知了。」
2.无法预测。如:「对于不可知的明天,我无法给你答案。」
《國語辭典》:可知道  拼音:kě zhī dào
1.表示事情的影响或作用很大。如:「你可知道这样做,对我的伤害有多大!」
2.难怪、怪不得。《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可知道这秃驴词内皆有『赏新荷』之句,他不是害什么心病,是害的相思病。」也作「可知」。
3.须知。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可知道福无重受日,祸有并来时。」也作「可知」。
《漢語大詞典》:可知是
犹正是。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 贺知章 上云]左右,兀那前头走的不是 韩飞卿 ?[从人云]可知是哩!”
分類:正是
《分类字锦》:头颅可知(头颅可知)
陶弘景与从兄书仕宦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即抽簪高迈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请头颅可知不如早去
分类:
《国语辞典》:可知是好  拼音:kě zhī shì hǎo
当然好。《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感蒙泰山恩顾,可知是好。」
分类:当然
《国语辞典》:也未可知  拼音:yě wèi kě zhī
对事情的发展无法完全预测。《红楼梦》第二回:「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听说上海这两年有人兴了一个什么不缠足会,或者这女人就是这会里的人,也未可知。」
分类:预测
《国语辞典》:不卜可知  拼音:bù bǔ kě zhī
事情的发展明显可见,不用占卜即可知晓。明。李东阳〈拟杨文懿公谥议〉:「叙事写物,迭出层见,伟然成一家之言,尤晚生稚笔所觊望而不可及者。传之后世,不卜可知也。」
《國語辭典》:不可知论(不可知論)  拼音:bù kě zhī lùn
一种唯心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之外的世界是无法认识的。
《國語辭典》:得知  拼音:dé zhī
获知、知道。《儒林外史》第一回:「况这件事,原是我照顾你的,不然,老爷如何得知你会画花?」《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人家早替他们当心,所以一有打算出京的样子,他们早已得知,跑不了的。」
《國語辭典》:马齿(馬齒)  拼音:mǎ chǐ
马的牙齿。由于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所以看马齿便可知道马的年龄。《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后为自称年岁的谦词。北周。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犹怜马齿进,应念节旄稀。」
《國語辭典》:马齿苋(馬齒莧)  拼音:mǎ chǐ xiàn
植物名。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草本。茎下部匍匐,平卧地面。叶长方形或匙形、倒卵形,长一至三公分,上面深绿,下面较淡,边有薄翅。花簇生顶端,黄色,花瓣卵形,顶端长而尖细。蒴果横裂,种子多数,黑色,扁圆。也称为「麻绳菜」、「猪母菜」、「长寿菜」、「五行菜」。
《国语辞典》:马齿加长(马齿加长)  拼音:mǎ chǐ jiā cháng
马的牙齿随年龄而增长,故看马齿即可知马的年岁。语出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后比喻年岁增加。也作「马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