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召回  拼音:zhào huí
调回来、叫回来。《精忠岳传》第六○回:「扫北成功已在目前,忽奉圣旨召回朱仙镇养马。」
《漢語大詞典》:传召(傳召)
每年 藏 历正、二月在 拉萨 大昭寺 举行的祈祷法会。 宗喀巴 于 明 永乐 七年始创。正月举行的法会规模较大,俗称“传大召”;二月的较小,俗称“传小召”。
《國語辭典》:奉召  拼音:fèng zhào
接受上级的命令。如:「国家突逢战乱,许多年轻人因而奉召作战。」
分類:接受召唤
《漢語大詞典》:发召(發召)
犹征调。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计力与庸,俾无发召之役。” 宋 曾巩 《节相制》:“盖丁发召之期,则士就戎行而卿行於外。”
分類:征调
《国语辞典》:召旻  拼音:zhào mín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七章。根据〈诗序〉:「召旻,凡伯刺幽王大坏也。」或亦指刺幽王任用小人以致饥馑侵削之诗。首章二句为:「旻天疾威,天笃降丧。」
《漢語大詞典》:召权(召權)
揽权。资治通鉴·汉宣帝地节三年:“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政衰听怠,则廷平将召权而为乱首矣。” 胡三省 注引 孟康 曰:“召,求也。招致权著已也。”
分類:揽权
《骈字类编》:前召
魏书高允传初崔浩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各起家郡守恭宗谓浩曰先召之人亦州郡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今可先补前召外任郡县以新召者代为郎吏又守令宰民宜使更事者浩固争而遣之
《漢語大詞典》:简召(簡召)
谓征辟任用。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 坚 ( 苻坚 )以 关 东初平,守令宜得人,令 王猛 以便宜简召英俊,补六州守令,授讫,言臺除正。”
《分类字锦》:新召
北史高允传崔浩荐冀定相幽并五州士数十人各起家为郡守景穆谓浩日先召之人亦州郡选也在职已久勤劳未答令可先补前召外任郡县以新召者代为郎吏
分类:选举
《漢語大詞典》:召雇
唐 代官府为强迫百姓纳税服役而巧立之名目。新唐书·食货志二:“復有‘进奉’、‘宣索’之名,改科役曰‘召雇’,率配曰‘和市’,以巧避微文,比 大历 之数再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
《漢語大詞典》:召取
导致;引来。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故报罢之初,释然不自动。岂好大哉?诚其材资召取之如此故也。”
分類:导致引来
《漢語大詞典》:召发(召發)
犹征调。北史·张普惠传:“给 秦 、 岐 、 涇 、 华 、 雍 、 豳 、 东秦 七州兵武三万人,任其召发。”
分類:征调
《國語辭典》:徵召  拼音:zhēng zhào
徵求召集。《汉书。卷九。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證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听得杨得意举荐司马相如,蒙朝廷徵召去了。」
《漢語大詞典》:麾召
命令,召集。汉书·韩信传:“ 张耳 、 韩信 未起,即其卧,夺其印符,麾召诸将易置之。”
分類:命令召集
《骈字类编》:府召
齐书宗测传骠骑豫章王徵为参军测答府召云何为谬伤海鸟横斤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