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拼音: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谚语)鸡狗的叫声都能听到,但至老死都不相往来。语本《老子》第八○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原指人无所欲求。后形容人们虽居住的距离很近,但却互不往来。如:「在现代的都市公寓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愈来愈普遍。」
《国语辞典》:枵肠辘辘(枵肠辘辘)  拼音:xiāo cháng lù lù
辘辘,拟声词,形容空腹的鸣叫声。「枵肠辘辘」指肚子饿得咕咕作响,形容极为饥饿。如:「尚未近午,却早已枵肠辘辘。」《聊斋志异。卷五。西湖主》:「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醒然顿苏。相与曝衣石上,近午始燥可著。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国语辞典》:吱吱喳喳  拼音:zhī zhī zhā zhā
拟声词:(1)形容鸟叫声。如:「一对鸟儿在枝头,吱吱喳喳的窃窃私语。」(2)形容说话吵杂的声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里边便是一个十八九岁妇人,梳著下路绺鬏,穿著一件宝蓝纱大领披风,在里面吱吱喳喳的嚷。」或读为ㄗ ㄗ ㄔㄚ ㄔㄚ zī zī chā chā。
《国语辞典》:哑吒(哑吒)  拼音:yā zhà
拟声词:(1)形容鸟叫声。宋。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辞无伦次〉诗:「崎岖束缊下荒径,哑吒隔花闻好语。」宋。吕胜己〈如梦令。花上娇莺哑吒〉词:「花上娇莺哑吒,著色江南图画。」(2)形容人语嘈杂声。宋。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吒满船闻鲁语。」
《国语辞典》:喵喵  拼音:miāo miāo
拟声词。形容猫的叫声。如:「小猫饿了,对著主人喵喵的叫。」
《國語辭典》:篝火狐鸣(篝火狐鳴)  拼音:gōu huǒ hú míng
篝火,竹笼中置火;狐鸣,学狐狸叫声。「篝火狐鸣」原指秦末陈胜欲举事,故意篝火狐鸣,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举事。见《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后比喻谋划起事或谣言惑众。如:「夜半深山篝火狐鸣,往往使人疑神疑鬼。」
《漢語大詞典》:咯嗒
(1).象声词。鸡叫声。 靳惠新 张斌 《李二嫂改嫁》第三场:“你为啥这么不正经,引的那公鸡乱咯嗒。”
(2).形容反复诵读。《中国谚语资料》:“书要咯嗒,拳要踢蹋。”
《漢語大詞典》:咴咴
象声词。形容骡马叫声。 李瑛 《从县城来的大路上》诗:“那匹匹扬鬃的大红马,止不住朝天咴咴叫。”《花城》1981年增刊第4期:“战马不时抬起头来,向着云天‘咴咴’长鸣。”
《國語辭典》:叽哩咕噜(嘰哩咕嚕)  拼音:jī li gū lū
拟声词:(1)形容所说的话听不懂或说话的声音听不清楚。《文明小史》第二二回:「碰了这个钉子,一肚皮的闷气,走出去,嘴里叽哩咕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忽又听见他们叽哩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也作「咭力骨碌」。(2)形容腹肚中所发出的声音。如:「他的肚子已经饿的叽哩咕噜叫了。」
《漢語大詞典》:叽叽咯咯(嘰嘰咯咯)
形容鸡叫声。 张士杰 《兔子》:“小鸡们听兔子这么一说,谁也顾不得再吃了,立刻连飞带跑,‘叽叽咯咯’地逃了。”
分類:鸡叫叫声
《漢語大詞典》:聒叫
扰人的叫声。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一章:“我一听到猫头鹰的聒叫,心里就发跳。”
分類:扰人叫声
《漢語大詞典》:嘈唼
象声词。形容鸟叫声的杂乱细碎。 明 袁宏道 《广庄·应帝王》:“ 齐王 乃呼嗇夫笼孔雀翡翠百餘,私识其左右前后,遍令閲之,顷之发笼,嘈唼庭下,杂问其处,一无所失。”
《漢語大詞典》:懊恼泽家(懊惱澤家)
鷓鸪啼叫声。 前蜀 韦庄 《鹧鸪诗》:“懊恼泽家非有恨,年年长忆凤城归。”自注:“懊恼泽家,鷓鴣之音也。”
《漢語大詞典》:嗷嚎
哀叫声。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一章:“他们……有的呜呼哀哉了,有的嗷嚎嗷嚎的叫起来。”
分類:哀叫叫声
《漢語大詞典》:揲揲锤锤(揲揲錘錘)
象声词。促织的叫声。《西游记》第五二回:“﹝ 行者 ﹞摇身一变,变作一个促织儿……揲揲锤锤的叫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