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喝吆  拼音:hè yāo
大声叫喊。如:「他一声喝吆,吵杂的会场顿时静了下来。」
《国语辞典》:发喊连天(发喊连天)  拼音:fā hǎn lián tiān
形容叫喊的声音响亮,上澈云霄。《孤本元明杂剧。四马投唐。第一折》:「凭著俺猛将千员,士卒勇健,相征战,则听的发喊连天,将武艺可便从施展。」
《国语辞典》:大嚷大叫  拼音:dà rǎng dà jiào
大声喧闹、叫喊。《儒林外史》第一二回:「看门的不肯传,他就在门上大嚷大叫。」
《国语辞典》:扯开嗓子(扯开嗓子)  拼音:chě kāi sǎng zi
张开喉咙,高声叫喊。如:「在公共场合,千万不要扯开嗓子大呼小叫。」
《国语辞典》:扯著脖子  拼音:chě zhe bó zi
引吭高声叫喊的样子。《红楼梦》第四四回:「我和平儿在后头扯著脖子叫了你十来声,越叫越跑,离的又不远,你聋了不成!」
《漢語大詞典》:恶杀都来(惡殺都來)
宋 、 元 、 明 时刽子手行刑前的叫喊声。《水浒传》第一一○回:“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恰好午时三刻,将 王庆 押到十字路头,读罢犯由,如法凌迟处死。”《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监斩官读了犯由,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一齐动手,剐了 孙神通 。”
《漢語大詞典》:吼喊
大声叫喊。 杜鹏程 《延安人》:“父亲不耐烦地吼喊:‘我看你中了邪啦!’”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三章:“这些正在吼喊的大刀队战士们……手中刀光闪闪,人人精神倍增。”
《漢語大詞典》:极叫(極叫)
竭力叫喊。 唐 李朝威 《柳参军传》:“ 王生 门外极叫, 轻红 镜坠地,有声如磬。”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惨呼是痛,极叫是怕,暴吼是怒,呜咽是悲,人之生理反应如此。”
分類:竭力叫喊
《漢語大詞典》:恨五骂六(恨五駡六)
泛指掷色子时咒骂坏点数的叫喊声。红楼梦第七五回:“只听里面称三赞四,耍笑之音虽多,又兼有恨五駡六,忿怨之声亦不少。”
《漢語大詞典》:奔走呼号(奔走呼號)
(1).一面奔跑,一面叫喊。《痛史》第十七回:“沿海居民,看见大队韃船塞海而来。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
(2).谓到处宣传以唤起人们的醒觉。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四二回:“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奔走呼号,力图挽救。”
《國語辭典》:人喊马嘶(人喊馬嘶)  拼音:rén hǎn mǎ sī
人声喧哗,马匹嘶鸣。形容喧闹嘈杂的情景。《西游记》第四四回:「忽听得一声吆喝,好便似千万人呐喊之声。……三藏道:『还是人喊马嘶。』」《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也作「人语马嘶」。
《漢語大詞典》:叫曲
象叫喊似的歌唱,歌声中缺乏蕴含的感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不善歌者,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韞,谓之‘叫曲’。”
《漢語大詞典》:叫战(叫戰)
叫喊要敌方出战。《西游记》第七五回:“大胆泼猴!我不惹你,你却为何在此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