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金墉
(1).西方的城。《文选·张衡〈西京赋〉》:“似 閬风 之遐坂,横西洫而絶金墉。” 薛综 注:“墉,谓城也。絶,度也。言阁道似此山之长远,横越西池,而度金城也。西方称之曰金。”
(2).犹金城。坚固的城墙。 晋 潘岳 《西征赋》:“金墉鬱其万雉,峻嵃峭以绳直。”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旁望斗城,金墉万仞。”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龙盘万岭合,虎踞千山重。我昔往观之,汤池带金墉。”
(3).古城名。 三国 魏明帝 时筑,为当时 洛阳城 (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西北角一个小城。 唐 贞观 后废。《太平御览》卷一七六引 晋 陆机 《洛阳地记》:“ 洛阳城 内西北角有 金墉城 ,东北角有楼高百尺, 魏文帝 造也。”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瑶光寺 北有 承明门 ,有 金墉城 ,即 魏氏 所筑。”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洛阳县》:“ 嘉平 六年, 司马师 废其主 芳 ,迁於 金墉 。 延熙 二年, 魏王 禪位於 晋 ,出舍 金墉城 。 晋 杨后 及 愍怀太子 至 贾后 之废,皆徙 金墉 。 永康 二年, 赵王伦 簒位迁 惠帝 ,自 华林 西门出,居 金墉城 。”因亦比喻帝后被贬之所。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 金墉 之耻未雪, 澶洲 之盟将寒。”
(2).犹金城。坚固的城墙。 晋 潘岳 《西征赋》:“金墉鬱其万雉,峻嵃峭以绳直。”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旁望斗城,金墉万仞。”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龙盘万岭合,虎踞千山重。我昔往观之,汤池带金墉。”
(3).古城名。 三国 魏明帝 时筑,为当时 洛阳城 (今 河南省 洛阳市 东)西北角一个小城。 唐 贞观 后废。《太平御览》卷一七六引 晋 陆机 《洛阳地记》:“ 洛阳城 内西北角有 金墉城 ,东北角有楼高百尺, 魏文帝 造也。”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瑶光寺 北有 承明门 ,有 金墉城 ,即 魏氏 所筑。”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洛阳县》:“ 嘉平 六年, 司马师 废其主 芳 ,迁於 金墉 。 延熙 二年, 魏王 禪位於 晋 ,出舍 金墉城 。 晋 杨后 及 愍怀太子 至 贾后 之废,皆徙 金墉 。 永康 二年, 赵王伦 簒位迁 惠帝 ,自 华林 西门出,居 金墉城 。”因亦比喻帝后被贬之所。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 金墉 之耻未雪, 澶洲 之盟将寒。”
《漢語大詞典》:铁瓮城(鐵甕城)
《漢語大詞典》:铁瓮(鐵甕)
亦作“ 铁瓮 ”。
(1).坚固的瓮城。比喻强盛的国势。 唐 秦韬玉 《陈宫》诗:“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参见“ 瓮城 ”。
(2).指 铁瓮城 , 京口 (今 江苏 镇江 ) 北固山 前的一座古城。为 三国 时 孙权 所筑。 唐 杜牧 《润州》诗之二:“城高 铁瓮 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冯集梧 注:“原注:‘ 润州 城, 孙权 筑,号为 铁瓮 。’《演繁露》:‘ 润州 城古号 铁瓮 ,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 乾道 辛卯,予过 润 , 蔡子平 置燕于 江 亭,亭据郡治前山絶顶,而顾子城雉堞缘冈,弯环四合,其中州郡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 元 萨都剌 《还京口》诗:“城高 铁瓮 江山壮,地接 金陵 草木凋。” 殷孟伦 朱广祁 校正引 明 陈沂 《南畿志》:“ 吴 时已自为京城,復筑子城,固以甓,号为 铁瓮 。” 清 洪升 《过京口作》诗:“北南形胜地, 铁瓮 此坚城。”
(1).坚固的瓮城。比喻强盛的国势。 唐 秦韬玉 《陈宫》诗:“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参见“ 瓮城 ”。
(2).指 铁瓮城 , 京口 (今 江苏 镇江 ) 北固山 前的一座古城。为 三国 时 孙权 所筑。 唐 杜牧 《润州》诗之二:“城高 铁瓮 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冯集梧 注:“原注:‘ 润州 城, 孙权 筑,号为 铁瓮 。’《演繁露》:‘ 润州 城古号 铁瓮 ,人但知其取喻以坚而已,然瓮形深狭,取以喻城,似为非类。 乾道 辛卯,予过 润 , 蔡子平 置燕于 江 亭,亭据郡治前山絶顶,而顾子城雉堞缘冈,弯环四合,其中州郡诸廨在焉,圆深之形,正如卓瓮,予始知喻以为瓮者,指子城也。’” 元 萨都剌 《还京口》诗:“城高 铁瓮 江山壮,地接 金陵 草木凋。” 殷孟伦 朱广祁 校正引 明 陈沂 《南畿志》:“ 吴 时已自为京城,復筑子城,固以甓,号为 铁瓮 。” 清 洪升 《过京口作》诗:“北南形胜地, 铁瓮 此坚城。”
《漢語大詞典》:阳石(陽石)
(1).指雄黄、硫磺、钟乳石之类性热的石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阳起石》:“《庚辛玉册》云:‘阳起,阳石也。 齐州 拣金山 出者胜,其尖似箭鏃者力强,如狗牙者力微,置大雪中倏然没者为真。’”参见“ 阳起石 ”。
(2).指 汉 阳石公主 。 汉 张衡 《西京赋》:“丞相欲以赎子罪, 阳石 污而 公孙 诛。”参阅《汉书·公孙贺传》。
(3).古城名。在今 安徽省 霍丘县 东南。 南朝 梁 天监 二年, 后魏 以降将 陈伯之 为 江州 刺史屯 阳石 ,即此。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寿州》。
(2).指 汉 阳石公主 。 汉 张衡 《西京赋》:“丞相欲以赎子罪, 阳石 污而 公孙 诛。”参阅《汉书·公孙贺传》。
(3).古城名。在今 安徽省 霍丘县 东南。 南朝 梁 天监 二年, 后魏 以降将 陈伯之 为 江州 刺史屯 阳石 ,即此。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寿州》。
《漢語大詞典》:湓口
古城名。以地当 湓水 入 长江 口而得名。 汉 初 灌婴 始筑此城。故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后改名 湓城 , 唐 初又改 浔阳 。为沿 江 镇守要地。 唐 曹松 《九江送方干归镜湖》诗:“客路抛 湓口 ,家林入镜中。”
《漢語大詞典》:楚门(楚門)
(1).古城门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楚门 , 春申君 所造, 楚 人从之,故为 楚门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城犹国也,其一门名曰 楚门 ,一门曰 鱼门 。 吴 地以船为家,以鱼为食。”
(2).指 楚国 都门、朝廷。 南朝 梁 江淹 《奏记南徐州新安王》:“ 淹 幼乏乡曲之誉,长匱芹藻之德。岂宜炫璞 郑 氏,献凤 楚 门哉!”
(2).指 楚国 都门、朝廷。 南朝 梁 江淹 《奏记南徐州新安王》:“ 淹 幼乏乡曲之誉,长匱芹藻之德。岂宜炫璞 郑 氏,献凤 楚 门哉!”
《漢語大詞典》:左人
(1).古城名。在今 河北省 唐县 西。《国语·晋语九》:“ 赵襄子 使 新稚穆子 伐 狄 。胜 左人 、 中人 。” 韦昭 注:“ 左人 、 中人 , 狄 二邑。”
(2).中古时散居 江 汉 一带少数民族之一。《隋书·地理志下》:“其 左 人则又不同,﹝丧礼﹞无衰服,不復魄。”
(3).古以巫蛊之术为左道。后凡占卜相命之术亦统名为“左”,因称擅此术者为左人。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将疾,谓其友 卫中行 大受 、 韩愈 退之 曰:吾梦大山裂,流出赤黄物如金。左人曰,是所谓大还者。”
(4).复姓。 春秋 鲁 有 左人郢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2).中古时散居 江 汉 一带少数民族之一。《隋书·地理志下》:“其 左 人则又不同,﹝丧礼﹞无衰服,不復魄。”
(3).古以巫蛊之术为左道。后凡占卜相命之术亦统名为“左”,因称擅此术者为左人。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将疾,谓其友 卫中行 大受 、 韩愈 退之 曰:吾梦大山裂,流出赤黄物如金。左人曰,是所谓大还者。”
(4).复姓。 春秋 鲁 有 左人郢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