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止词(止词) 拼音:zhǐ cí
叙事句中,表示动作停止点的词,或有无句中,表示有无所指的词,都称为「止词」。如「我看电视」的「电视」,「他有钱」的「钱」。也称为「宾词」、「宾语」。
《国语辞典》:补词(补词) 拼音:bǔ cí
1.古代官衙里告状人未具诉状,案子既已接受,应补状词,以为审问依据。《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正值向知县出门,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词来,当下补了词,出差拘齐了人,挂牌,第三日午堂听审。」
2.在叙事句中,除主要的文法成分外,其馀与述词有关的人、物、时、地等,用来达成补充作用的词,皆称为「补词」,有受事、关切、交与、凭藉、处所、时间、原因、目的多种补词。也称为「补语」。
3.补足主述语意思的词。如「好得很」。「很」即为「好」的补词。也称为「补语」。
《国语辞典》:关切补词(关切补词) 拼音:guān qiè bǔ cí
在叙事句中,代表与一事有利害关系的人物。即起词对他(它)有一种服务关系的词,称为「关切补词」。如「为长者折枝」中的「长者」。
《国语辞典》:繁句 拼音:fán jù
凡句中的重要文法成分,如叙事句、有无句的起词、止词,或表态句、判断句、准判断句的主语、谓语,若有一个是词结,就是繁句。如「他喜欢钓鱼。」、「种花是雅事。」
《国语辞典》:补语(补语) 拼音:bǔ yǔ
1.补足主述语意思的词。如「好得很」。「很」即为「好」的补语。也称为「补词」。
2.在叙事句中,除主要的文法成分外,其馀与述词有关的人、物、时、地等,用来达成补充作用的词,都称为「补语」,有受事、关切、交与、凭藉、处所、时间、原因、目的等多种补语。也称为「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