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受灾(受災)
遭受灾害。 唐 元稹 《镇圭赋》:“以之徵守,则有土之臣至;以之恤患,则受灾之地康。” 丁玲 《水》一:“我们这些人,这些插田的人,这些受灾的人,还拍打不过一个菩萨吗?”
《國語辭典》:赈恤(賑恤)  拼音:zhèn xù
救济抚恤。如:「政府在发生地震后,立即展开赈恤灾民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被害
(1).遭杀害。后汉书·袁绍传:“时 进 既被害,师徒丧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 初平 四年, 曹操 攻 徐州 ,破之,拔取 虑 、 睢陵 、 夏丘 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於此,屠其男女十万, 泗水 为之不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最起劲的是‘南社’里的有几个人,为被害者辑印遗集。”
(2).遭受灾害。汉书·西南夷传:“如以先帝所立累世之功不可堕坏,亦宜因其萌牙,早断絶之,及已成形然后战师,则万姓被害。”
《國語辭典》:救灾(救災)  拼音:jiù zāi
救济以消除灾害。《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漢語大詞典》:宣抚使(宣撫使)
官名。 唐德宗 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 宋 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 元 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 明 清 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漢語大詞典》:受祸(受禍)
遭受灾祸。左传·昭公十三年:“不杀 弃疾 ,虽得国,犹受祸也。”
《國語辭典》:蒙难(蒙難)  拼音:méng nàn
遭受危难。如:「满清末年,许多年轻志士在革命中蒙难。」
《國語辭典》:灾区(災區)  拼音:zāi qū
发生灾害的地区。如:「煤矿灾区」、「水灾灾区」。
分類:受灾地区
《國語辭典》:难民(難民)  拼音:nàn mín
由于天灾、战祸、种族和宗教迫害、政治避难等因素流离失所的人。如:「战争爆发后,大批的难民涌向难民营。」
《國語辭典》:灾民(災民)  拼音:zāi mín
遭受灾害的人民。如:「抢救震灾的灾民,迫切需要各项医疗物资。」《清史稿。卷一○。高宗本纪一》:「秋七月戊子,以永定河决,遣侍卫策楞等分赴卢沟桥、良乡抚恤灾民。」
《國語辭典》:遭殃  拼音:zāo yāng
1.遭遇灾祸。《三国演义》第七回:「追敌孙坚方殒命,求和桓阶又遭殃。」
2.牵连受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应死囚徒俱脱网,施仁郡守反遭殃。」
《漢語大詞典》:罹毒
遭受灾难。 三国 魏 曹植 《述行赋》:“哀黔首之罹毒,酷 始皇 之为君。”南齐书·柳世隆传:“彼土士民,罹毒日久。”
《國語辭典》:落难(落難)  拼音:luò nàn
遭遇天然或人为的灾祸而陷入困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文明小史》第八回:「我是落难罢了!那有心思去玩呢?」
《漢語大詞典》:犯患
遭受灾祸。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吾闻古之士,犯患涉难者,其去遂於物也。” 宋 朱熹 《跋潘显甫字》:“涉世犯患,颠沛而归,然后知其言之有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