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云翘(雲翹)
(1).乐舞名。后汉书·祭祀志中:“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 黄帝 后土 ……八佾舞《云翘》《育命》之舞。”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乐有《云翘》之舞,牲非蠒栗之牛。”
(2).彩云。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清辉秀颖,云翘映晨。” 宋 钱惟演 《清风》诗:“已觉云翘动,还惊月幌开。”
(3).高耸的发髻。亦借指美女。 宋 王千秋 《瑞鹤仙·韩南涧生日》词:“金船满酌,云翘低祝。” 清 李渔 《怜香伴·惊遇》:“因此上卸却云翘,重把儿时小髻梳。”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尼 静照 ﹞在掖庭二十五年,作宫词百首。 崇禎 甲申,祝髮为尼。《西江月》云:‘有恨慵弹緑綺,无情懒整云翘。’”
(4).仙女名。相传为天宫里的女官。 唐 裴铏 《传奇·裴航》:“是小娘子之姊 云翘夫人 , 刘纲仙君 之妻也,已是高真,为 玉皇 之女吏。” 宋 赵磻老 《念奴娇·中秋垂虹和韵》词:“夜久露落琼浆,神京归路,有 云翘 前跡。”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其妹 善姑 亦娟秀,并有诗云:‘ 云翘 继起赛 云英 ,踏月归来调素筝。’”
《漢語大詞典》:双角(雙角)
(1).两只角。 唐 储光羲 《述韦昭应画犀牛》诗:“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駸駸。” 唐 王建 《荆门行》:“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2).指古代孩童或青年女子头顶上的两束发髻。 唐 白居易 《东城晚归》诗:“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 吴 童控马衔。”
《漢語大詞典》:燕钗(燕釵)
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燕子形的钗。 唐 李贺 《湖中曲》:“燕釵玉股照青渠, 越王 娇郎小字书。” 叶葱奇 注:“燕釵,指燕子形的釵。” 元 杨维桢 《题杨妃春睡图》诗:“蟠龙髻重未胜綰,燕釵半落犀梳偃。” 清 朱昆田 《和远士无题》之三:“燕釵新缀小於菟,五色丝缠八角符。”
《國語辭典》:鸦鬟(鴉鬟)  拼音:yā huán
1.婢女。南唐。成彦雄 诗:「雕笼鹦鹉将栖宿,不许鸦鬟转辘轳。」也称为「丫鬟」。
2.鸦髻。唐。陆龟蒙和袭美馆娃宫怀古〉诗五首之二:「一宫花渚漾涟漪,倭堕鸦鬟出茧眉。」
《國語辭典》:丫髻  拼音:yā jì
形容妇女乌黑如鸦羽的发髻。
《漢語大詞典》:碧螺
指少女的一种螺壳状发髻。 宋 王圭 《宫词》:“十三垂髻碧螺鬆,学舞经年后苑中。”
《漢語大詞典》:青鬟
黑色环形发髻。借指美人。 南唐 陈陶 《洛城见贺自真飞升》诗:“朱顶舞低迎絳节,青鬟歌对驻香軿。”
《漢語大詞典》:髻丫
(1).盘于头顶左右两边的发髻。 宋 苏轼 《送笋芍药与公择》诗之二:“还将一枝春,插向两髻丫。” 宋 陆游 《浣花女》诗:“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2).比喻植物顶部分杈。 清 曹寅 《冬兰》诗之一:“丛秀几釵股,顶分双髻丫。”
《國語辭典》:丫头(丫頭)  拼音:yā tou
1.古代女孩头上常梳丫形发髻,因而称女孩为「丫头」。如:「黄毛丫头」。唐。刘禹锡〈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2.婢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日前见歙县汪汝鸾家有个丫头,时常到溪边洗东西。」《红楼梦》第四回:「因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卖的。」
3.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或长辈对关系非常亲密的女孩的昵称。如:「丫头,爷爷奶奶很想你,有空回来走走。」
《漢語大詞典》:佛髻
呈盘曲状发髻的美称。相传佛发旋曲为螺形,故称。 唐 李商隐 《镜槛》诗:“仙眉琼作叶,佛髻鈿为螺。”
分類:盘曲发髻
《漢語大詞典》:头须(頭鬚)
(1).头发和胡须。东观汉记·吴良传:“前见 良 头鬚皎然,衣冠甚伟。” 宋 杨万里 《行路难》诗:“雪色少年成皱铁,铁色头鬚却成雪。”
(2).扎在发髻上类似穗子的装饰品。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头綰三角儿,三条红罗头鬚,三隻短金釵。”《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小衙内穿一领緑纱衫儿,头上角儿拴两条珠子头鬚。”
《漢語大詞典》:髻螺
盘旋如螺状的发髻。 元 张可久 《凭阑人·席上分题》曲:“粧淡亭亭堆髻螺,歌缓盈盈停眼波。” 明徐复祚《红梨记·潜窥》:“则恐怕露溼渍纤罗,则恐怕树影参差搅鬆髻螺。” 清 舒位 《黔苗竹枝词·龙家苗之一》:“狗耳亭苕綰髻螺,鬼竿影里两婆娑。”
分類:盘旋发髻
《漢語大詞典》:双螺(雙螺)
(1).指少女头上的两个螺形发髻。 宋 姜夔 《少年游·戏张斗甫》词:“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角妓垂螺》:“《晏小山词》:‘双螺未学同心綰,已占歌名。’……又‘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綰双螺。’……垂螺、双螺,盖当时角妓未破瓜时额饰。”
(2).指两只螺形酒杯。 清 曹寅 《广陵载酒歌》:“已遣长瓢涤三雅,更分小户排双螺。”
《漢語大詞典》:绾髻(綰髻)
亦作“ 綰结 ”。 谓盘绕发髻。 宋 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之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綰结 湘娥 十二鬟。” 宋 范成大 《揽辔录》:“惟妇人之饰不甚改,而戴冠者甚少,多綰髻。”
分類:盘绕发髻
《漢語大詞典》:鬟髻
亦作“ 鬟结 ”。 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女国:“为小鬟髻,饰之以金。” 清 李邺嗣 《退山初归取妾卜居将遂投隐欣慰之意见于小诗》:“尚餘鵠髮如鬟结,且举庞眉与黛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腰肢纤弱,鬟髻宛然。” 清 墅西逸叟 《过虚志感》:“﹝ 刘三秀 ﹞且踊且号,鬟髻为解,髮委地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