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矢心
(1).陈示衷心。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念子永归,无復来期。设祭棺前,矢心以辞。”
(2).发誓;下决心。 明 何景明 《别思赋》:“皎秋日以矢心,指寒岁以为期。” 郭沫若 《落叶·第四一信》:“他们在开年之后便要出发,我已矢心跟着他们同去。”
《漢語大詞典》:祝诅(祝詛)
(1).祝告鬼神,使加祸于别人。史记·孝文本纪:“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阴后 见后德称日盛,不知所为,遂造祝诅,欲以为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汉成帝 幸 赵飞燕 , 飞燕 谗 班婕妤 祝诅,於是考问。”
(2).犹发誓。 汉 王充 论衡·问孔:“ 孔子 为 子路 所疑,不引行事效己不鄙,而云‘天厌之’,是与俗人解嫌引天祝诅,何以异乎?”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今世俗之交也,未相照察而求深固,探怀扼腕,拊心祝诅。” 清 唐甄 潜书·性才:“四海之祝诅,附耳以声;未至之祸福,承睫以形。”
《國語辭典》:发咒(發咒)  拼音:fā zhòu
立誓。如:「他离乡时曾经发咒,不功成名就,绝不回来。」也作「发誓」。
分類:发誓
《國語辭典》:罚誓(罰誓)  拼音:fá shì
发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观罚誓道:『若负了大娘此情,死后不得棺殓!』」
分類:发誓
《漢語大詞典》:自誓
自己发誓,表示决心。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时夏枯旱,太守自曝中庭,而雨不降。 辅 以五官掾出祷山川,自誓曰:‘…… 辅 今敢自誓,若至日中无雨,请以身塞无状。’”南史·文学传·刘勰:“功毕,遂求出家,先燔鬚髮自誓,敕许之。”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土偶:“ 王 正容,以死自誓,母乃任之。”
《國語辭典》:沥血(瀝血)  拼音:lì xuè
1.滴血、流血。元。郝经赵邈龊伏虎图行〉:「铁须张磔疑有声,赤吻沥血犹带腥。」
2.自刺皮肤使出血。古人常用以立誓以表决心。如:「沥血以誓」。《水浒传》第一一一回:「就押生禽到伪统制卓万里、和潼,就那里斩首沥血,享祭三位英魂。」
3.形容竭诚相示。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漢語大詞典》:永矢
发誓永远要(做某事)。常用于否定语前。矢,通“ 誓 ”。《诗·卫风·考槃》:“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明 徐渭 《登秦望山》诗:“素情忻晏游,硕人事永矢。”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师友深恩,永矢不忘。”
《漢語大詞典》:誓心
心中发誓;立定心愿。 晋 羊祜 《让开府表》:“是以誓心守节,无苟进之志。” 唐 白居易 《缚戎人》诗:“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张浮休书:“﹝ 欧阳修 ﹞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清 洪升 《长生殿·寄情》:“那时上皇与妾并肩而立,因感牛女之事,密相誓心:愿世世生生,永为夫妇。”
《漢語大詞典》:深盟
指男女双方向天发誓,永结同心的盟约。 明 屠隆 《綵毫记·蓬莱传信》:“并蒂花开,合欢衾整,璧月照深盟。”《玉娇梨》第十九回:“偶尔相逢,似有天幸;黯然别去,殊苦人心。既得石上深盟,花前密约,歷歷在耳。”
《漢語大詞典》:誓志
发誓立志。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 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玄冲登华山莲花峰:“既及峯三分之一,则劣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 宋 王禹偁 《授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制》:“当年誓志,一万户之侯封;絶塞立功,五十营之兵事。”
分類:发誓立志
《國語辭典》:矢言  拼音:shǐ yán
1.正直之言。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铭箴》:「然矢言之道盖阙,庸器之制久沦,所以箴铭异用,罕施于代。」
2.誓词。《书经。盘庚》:「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
3.立誓。如:「大家一致矢言为国尽忠。」
《漢語大詞典》:啮指(嚙指,齧指)
(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靂,把几个採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
(2).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 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 李贤 注:“噬,嚙也。”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齧指:
(1).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史记·田叔列传:“ 赵王 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 明 李东阳 《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祸。”
(2).表示思念深切。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精感万里。’”
《漢語大詞典》:心誓
内心默默发誓。南史·隐逸传上·顾欢:“ 永 败, 魏 人追急,阻 淮水 不得过。 度 心誓曰:‘若得免死,从今不復杀生。’”
《漢語大詞典》:矢日
指着太阳发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 王 乃知为己子。酸来刺心,不暇问其往迹,先以前言之戏,矢日自白。”
《漢語大詞典》:说誓(説誓)
发誓,起誓。《水浒传》第十五回:“六人都説誓了,烧化钱纸。”《水浒传》第八一回:“ 戴宗 笑道:‘你我都是好汉,何必説誓。’ 燕青 道:‘如何不説誓!兄长必然生疑。’”
分類:发誓起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