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热石(熱石)
发烫、发热的石头。 晋 陆机 《羽扇赋》:“是故烹飪起於热石,玉輅基於椎轮。”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炎湖度氛氲,热石行犖硞。”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地下:“ 临武县 山有热石,置物其上,立焦。”
《国语辞典》:热剂(热剂)  拼音:rè jì
使用后会发热,具有袪寒作用的药材。如乾姜、附子等。
《漢語大詞典》:燃石
传说中一种石头,灌水则发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浊水 又东逕 建成县 ……县出燃石。《异物志》曰:‘石色黄白而理疎,以水灌之便热,以鼎著其上,炊足以熟。置之则冷,灌之则热,如此无穷。’”
《漢語大詞典》:醉暖
酒后身上发热。 唐 白居易 《秦中吟·歌舞》:“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一本作“ 醉煖 ”。
《國語辭典》:虚火(虛火)  拼音:xū huǒ
1.中医指真阴亏损引起的热性病症。《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只消两三剂,使其肾气常和,虚火不致妄动,这病就退了。」
2.凭藉他人的权势。如:「他一向依恃著岳父的虚火,送往迎来,培养势力。」
《漢語大詞典》:虚热(虚熱)
中医学名词。指体虚发热的病症,由阴液损耗或阴盛格阳引起。如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胡麻:“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微词·清凉散》:“ 刘子仪 不能大用,称疾不出,朝士问疾, 刘 云:‘虚热上攻。’”
《國語辭典》:热症(熱症)  拼音:rè zhèng
中医上指身体发热、面红、口乾、唇红、便秘、烦躁等症状。多为感染性疾病所引起新陈代谢活动过盛而产生的疾病。
《国语辞典》:动热(动热)  拼音:dòng rè
上火、发热。《红楼梦》第六○回:「虽然是个金贵物儿,却是吃多了也最动热。」
分类:上火发热
《國語辭典》:发烧(發燒)  拼音:fā shāo
1.一种生理病理反应,也称为「发热」、「发热反应」。是指身体控制体温的神经中枢为因应身体所需将体温设定至高于正常范围。最常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和药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
2.比喻非常兴盛或狂热。如:「最近股市又发烧了。」
《國語辭典》:发烦(發煩)  拼音:fā fán
感觉到烦躁。如:「这些事情乱七八糟的,真令人发烦。」
《漢語大詞典》:烧盘(燒盤)
方言。谓脸上发热发红。 钱锺书 《围城》二:“全礼堂的人都在交头接耳,好奇地评赏着自己。他默默分付两颊道:‘不要烧盘!脸红不得!’”
《國語辭典》:躁热(躁熱)  拼音:zào rè
热得令人难受。《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其时正是初秋天气,忽然躁热起来。」
《漢語大詞典》:昏热(昏熱)
昏沉发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清凉的海风轻轻吹拂着她的短发,也渐渐吹醒了她昏热的头脑。”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九章:“ 阿艾 从昏热中微微睁开眼睛,呻吟起来。”
分類:昏沉发热
《國語辭典》:灯丝(燈絲)  拼音:dēng sī
灯泡或电子管内耐高温的金属丝,多为细钨丝,通电时能直接发光、发热、放射电子或产生射线。
《漢語大詞典》:热昏(熱昏)
犹发昏。谓神志不清或头脑发热。《玉佛缘》第四回:“呸!你也要算是热昏,我明天为着玉佛,生意都不做了,倒来拉你不成?” 鲁迅 《二心集·宣传与做戏》:“倘使他们扮演一回之后,就永远提着青龙偃月刀或锄头,以 关老爷 、 林妹妹 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