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昏(發昏)  拼音:fā hūn
1.昏迷。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这一会觉昏沉上来,你扶著我者。(正末发昏科)。」
2.糊涂、神智不清。《红楼梦》第三五回:「难道昨儿晚上你说的那话就应该的不成!当真是你发昏了。」《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你们真是发昏了!你们打算讹我来,你们可是瞎了眼了。」
《國語辭典》:发昏章第十一(發昏章第十一)  拼音: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
古代书籍用「某某章第一」、「某某章第二」来表明篇章次序。此种格式被模仿在口语里,把「发昏」说成「发昏章第十一」,有开玩笑的意思。至于发昏为什么是第十一章,有人以为是因为朱熹所定的大学章句一共十章,为了逗趣起见,遂把「发昏」列入第十一章。《水浒传》第二六回:「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兰孙跌脚搥胸,哭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漢語大詞典》:热昏(熱昏)
犹发昏。谓神志不清或头脑发热。《玉佛缘》第四回:“呸!你也要算是热昏,我明天为着玉佛,生意都不做了,倒来拉你不成?” 鲁迅 《二心集·宣传与做戏》:“倘使他们扮演一回之后,就永远提着青龙偃月刀或锄头,以 关老爷 、 林妹妹 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
《漢語大詞典》:痰迷
(1).指癫痫。 郭沫若 《一只手》四:“她素来是有这种痰迷症的,停不一会儿自己会好起来,最好你不要动她。”参见“ 痰迷心窍 ”。
(2).比喻头脑发昏,神智不清。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王土地》:“居停谓先生思为官,入痰迷矣。”
《國語辭典》:痰迷心窍(痰迷心竅)  拼音:tán mí xīn qiào
精神迷乱,神智不清。《红楼梦》第四六回:「上次南京信来,金彩已经得了痰迷心窍,那边连棺材银子都卖了,不知如今是死是活。」《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平时同人谈天,不是骂军机,就是骂督抚,大众听了,都说他是痰迷心窍。」
《漢語大詞典》:晕乎乎(暈乎乎)
谓头脑发昏。 向春 《煤城怒火》第十二章:“ 梁森 哈哈狂笑,‘队长的计策又高一着。好,钱送来,咱请 周学昌 喝个晕乎乎!’”
分類:头脑发昏
《漢語大詞典》:晕晕忽忽(暈暈忽忽)
亦作“ 晕忽忽 ”。 形容头脑发昏,不清醒。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他一点主意也没有,成天际晕晕忽忽的,不知怎样才好。” 杨朔 《〈铁流〉的故事》:“本来老三最怕上文化、政治课,一上课头就晕忽忽的,不知怎的却对《铁流》那么着迷。” 李準 《李双双小传》:“ 喜旺 平常在食堂里只做家常饭,正想‘露一手’。又听 孙有 左夸奖右夸奖,脑子就有点晕晕忽忽了。”
《國語辭典》:痰迷心窍(痰迷心竅)  拼音:tán mí xīn qiào
精神迷乱,神智不清。《红楼梦》第四六回:「上次南京信来,金彩已经得了痰迷心窍,那边连棺材银子都卖了,不知如今是死是活。」《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平时同人谈天,不是骂军机,就是骂督抚,大众听了,都说他是痰迷心窍。」
《國語辭典》:昏头转向(昏頭轉向)  拼音:hūn tóu zhuàn xiàng
1.形容有晕眩的感觉,无法辨清方向。如:「车子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我整个人昏头转向的。」
2.形容头脑不清,无法冷静思考。如:「一连加了几天班,我累得昏头转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