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策动(策動)  拼音:cè dòng
发动、推动。如:「这次事件完全是由他策动的。」
《漢語大詞典》:总攻(總攻)
指对敌方发动的全面攻击或全线出击。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百合花》:“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漢語大詞典》:变兵(變兵)
发动变乱的士兵;乱兵。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报对于中国革命之舆论·欧陆各报论京津兵变》:“有知其内情者,均谓变兵意在攻 袁 。” 巴金 《家》二二:“公馆里头若是没有一个主人,那么变兵跑进来一把火就会把房子烧光的。”
《国语辞典》:热车(热车)  拼音:rè chē
在车子开动前将车子发动一段时间,使引擎运转顺利。如:「天冷,开车前要先热车,以免半路熄火。」
《國語辭典》:汽船  拼音:qì chuán
以蒸气机为动力行驶的船。
《国语辞典》:动刀兵(动刀兵)  拼音:dòng dāo bīng
挥动兵器。也指发动战争。《三国演义》第六回:「玉玺得来无用处,反因此宝动刀兵。」《封神演义》第二回:「二将阵前交战,锣鸣鼓响人惊。该因世上动刀兵,致使英雄相驰骋。」
《國語辭典》:战犯(戰犯)  拼音:zhàn fàn
在战争中犯严重罪行的人。包括违反国际法的军事行动及其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如筹划或发动侵略战争、杀害或虐待战俘、灭绝种族等。罪犯经被指控及捕获后,通常遣送至犯罪地的各国或特定地点,由战胜的各国联合组成法庭,予以审判。
《國語辭典》:喷灯(噴燈)  拼音:pēn dēng
一种会喷射火焰的焊接或加热工具。
《國語辭典》:珍珠港事件  拼音:zhēn zhū gǎng shì jiàn
西元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要地──珍珠港。美军著名的亚利桑纳号军舰沉没,港湾中军事设施大半被破坏,损失惨重。此事件促使美国对日本宣战。现美国于亚利桑纳号沉船处建有白色纪念堂。
《國語辭典》:长沙会战(長沙會戰)  拼音:cháng shā huì zhàn
自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全面抵抗,总共发生二十二次大的会战,其中有些地区连续发生多次战役,长沙地区即有三次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到十月间(也称为「湘北会战」,日方称为「湘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是在民国三十年九、十月间发动的。第三次在三十年底至次年初。敌方皆以陆海空军进犯,均被我军歼灭。
《國語辭典》:突然袭击(突然襲擊)  拼音:tú rán xí jí
乘其不备、出其不意的向对方进行攻击。如:「叛军昨天突然袭击邻近的村庄,造成数十人丧生。」
《國語辭典》:速战速决(速戰速決)  拼音:sù zhàn sù jué
以最快的速度发动攻势,并尽快达成目的。比喻迅速将事情处理完毕。如:「今天的会议最好能速战速决,再延下去大家都受不了了。」
《漢語大詞典》:伊藤氏
伊藤博文。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戊戌政变时正在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例如: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梁启超《谭嗣同传》
《漢語大詞典》:一二九运动(一二九運動)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今 北京 )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国语辞典》:首唱义兵(首唱义兵)  拼音:shǒu chàng yì bīng
首先发动正义的讨伐。《后汉书。卷七○。荀彧传》:「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