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5,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狐臭
清铎
闹钟
呻恫
口音
雷轮
响鞭
响箭
物音
扬煇
薙度
浊声
太阳风
并邦
腋臭
《國語辭典》:狐臭  拼音:hú chòu
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会发出类似狐骚的气味,故称为「狐臭」。与种族及遗传有关,多自青春期始。严重时,可以手术去除狐臭源头的汗腺。也称为「胡臭」、「狐臊」、「狐骚」、「狐骚臭」、「腋臭」、「愠羝」。
《漢語大詞典》:清铎(清鐸)
谓清脆的铃铎声。建塔常四角悬铎,风吹发出清响,故称。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千层塔高耸侵云,半空中时闻清鐸。”
《國語辭典》:闹钟(鬧鐘)  拼音:nào zhōng
能够设定时间,使其发出声响提醒人的时钟。如:「闹钟每天早上六点铃声准时响,提醒爸爸起床、做早操。」也称为「定时钟」。
《漢語大詞典》:呻恫
因病痛而发出声音。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六:“今痛而呻者, 江 南俗谓之呻唤, 关 中俗谓之呻恫。”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如:「湖南口音」。《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门上见他是外国人,自觉欢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国。」也称为「口气」、「口吻」。
2.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黄胖姑一听口音不对,连忙替贾大少爷分辩。」也称为「口气」。
3.语音学上指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国语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口气(口氣)  拼音:kǒu qì
1.从口中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馀传》:「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也称为「口过」、「口臭」。
2.说话的语气及措辞。清。李渔《风筝误》第九出:「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迹也像女人笔迹。」也称为「口吻」。
3.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红楼梦》第八二回:「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且等今晚试试他的口气,他若肯了,不怕他师父不肯。」也称为「口音」。
4.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还坐了七八个人,都是宁波、绍兴一路口气。」也称为「口音」、「口吻」。
《漢語大詞典》:雷轮(雷輪)
轮子发出隆隆之声的车子。 唐 段成式 张希复 《圣柱联句》:“载恐雷轮重,絙疑电索长。”
《國語辭典》:响鞭(響鞭)  拼音:xiǎng biān
把鞭子高扬在半空中,再用力往下抽,由于空气受到快速的挤压,会发出极大的响声,称为「响鞭」。如:「车夫挥了一下响鞭,催促骡马继续前进。」
《國語辭典》:响箭(響箭)  拼音:xiǎng jiàn
射出时会发出声音的箭。参见「嚆矢」条。《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响箭过处,就有无数骑马的从林子里奔出来。」。
《漢語大詞典》:物音
指物体发出的声音。 刘师培 文说:“上古未有文字,先有语言,物各一名,言各一义,或循天籟,或效物音,或因形定声,或因声见义。”
分類:发出声音
《漢語大詞典》:扬煇(揚煇)
亦作“ 扬暉 ”。亦作“ 扬辉 ”。 发出光辉。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虹蜺扬煇,弃和取同。”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符采照烂,流景扬煇。”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萋萋緑林,奋荣扬暉。”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奸诘》:“黄堂佐政齐黎庶,肯将清似月扬辉,如渊彻底。” 郭沫若 《星空·洪水时代》:“月儿在分外扬辉。”
分類:发出光辉
《漢語大詞典》:薙度
佛教语。即剃度。指剃发出家,获得超度。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广南 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妇女多嫁於僧。欲落髮,则行定;既薙度,乃成礼。”参见“ 剃度 ”。
《國語辭典》:剃度  拼音:tì dù
削发作出家人的宗教仪式。《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妄为剃度,托号出家。」《水浒传》第四回:「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
《国语辞典》:浊声(浊声)  拼音:zhuó shēng
语音学上凡气息发出成声时颤动声带的辅音,称为「浊声」。如国音声符中ㄇ、ㄋ、ㄖ等。也称为「浊音」。
《国语辞典》:太阳风(太阳风)  拼音:tài yáng fēng
由太阳喷发出来的带电粒子,主要包含电子、质子,与氦原子核,以每秒数百公里高速喷出。
《国语辞典》:并邦  拼音:bīng bāng
拟声词。形容击物发出的声音。《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论造作工夫我们最高。使斧头,并邦响得又好,造屋一日便了。」
《國語辭典》:腋臭  拼音:yè chòu
人体腋下所发出的异味。也称为「狐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