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4,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县门
宇县
县界
县太君
溪县
府县
县邑
作县
平县
县南
下县
二县
县东
行县
四县
《漢語大詞典》:县门(縣門)
古时守城之闸板,安装于内城门,无事则悬起,寇至则下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众车入自 纯门 ,及逵市。县门不发。” 杜预 注:“县门,施於内城门。”左传·襄公十年:“ 偪阳 人啟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 郰 人 紇 抉之。” 孔颖达 疏:“县门者,编版广长如门,施关机以县门上,有寇则发机而下之。”墨子·备城门:“故凡守城之法,备城门为县门沉机,长二丈,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汉 桓宽 盐铁论·毁学:“无仁义之德而有富贵之禄,若蹈坎穽,食於县门之下。”
县衙。 唐 王建 《田家行》:“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漢語大詞典》:宇县(宇縣)
犹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 裴駰 集解:“宇,宇宙;县, 赤县 。”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发号出令,云行雨施,可谓妙而无方矣;三光顺轨,草木遂长,可谓经纬天地矣。除剗寇盗,宇县清夷,可谓戡定祸乱矣。”归潜志卷十四引 元 张仲经 诗:“手中虽无丈八矛,胸蟠河图与天球。有时吐出作灵瑞,坐令宇县还 殷 周 。”
分類:天下裴骃
《国语辞典》:县界(县界)  拼音:xiàn jiè
一县所管辖区域的分界线。
《漢語大詞典》:县太君(縣太君)
古代妇女封号。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嫔御命妇·太君:“ 唐 制四品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封称太,此其始也。”宋史·职官志十:“詔定文武羣臣母妻封号……贵人母封县太君……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母封县太君……其餘升朝官已上遇恩,并母封县太君。”
分類:妇女封号
《骈字类编》:溪县(溪县)
唐 赵嘏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千峰归去旧林塘,溪县门前即故乡。
《骈字类编》:府县(府县)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沈不改故人情。
分类:府县
《漢語大詞典》:县邑(縣邑)
县城。韩非子·说林下:“ 晋 中行文子 出亡,过於县邑。”史记·萧相国世家:“ 何 守 关中 ,侍太子,治 櫟阳 。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輒奏上,可,许以从事。”后汉书·伏湛传:“今所过县邑,尤为困乏。”
分類:县邑县城
《高级汉语词典》:作县  拼音:zuò xiàn
当县官
《漢語大詞典》:平县(平縣)
指政务简易的一般县分。 汉 代县治以政事繁简分剧县、平县。后汉书·安帝纪:“自非父母丧无故輒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次用。”
《韵府拾遗 覃韵》:县南(县南)
唐书礼乐志太乐令帅二人二舞以次入文舞陈于县内武舞立于县南
分类:县南
《漢語大詞典》:下县(下縣)
(1).指一郡之中非郡守行政机构所在的属县。汉书·项籍传:“﹝ 项梁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颜师古 注:“四面诸县也。非郡所都,故谓之下也。”汉书·文翁传:“又修起学官於 成都 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2).古代根据县的人口、物产、地理形势的条件,将县划分等级,下县是条件较差的县。通典·职官十五:“ 北齐 制县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县至下下县凡九等。”通典·职官十五:“大 唐 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原注:“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餘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旧唐书·职官志二:“凡三都之县,在内曰京县,城外曰畿,又望县有八十五焉。其餘则六千户已上为上县,二千户已上为中县,一千户已上为中下县,不满一千户皆为下县。”
《骈字类编》:二县(二县)
左传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大又十家九县注韩氏七羊舌氏四而言十家举 数也羊舌四家共二县故但言强家韩战国策韩魏易地西周弗利樊馀谓王曰周必亡矣 得二县魏亡二县所以为之者尽包二周多于二县九鼎存焉 水经河水于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
分类:二县
《韵府拾遗 东韵》:县东(县东)
辽史地理志保和县西门之北易俗县县东迁辽县
分类:县东
《漢語大詞典》:行县(行縣)
谓巡行所主之县。汉书·周勃传:“岁餘,每 河 东守尉行县至 絳 , 絳侯 勃 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后汉书·崔駰传:“﹝ 崔篆 ﹞乃遂单车到官,称疾不视事,三年不行县。” 李贤 注引《续汉志》:“郡国常以春行县,劝人农桑,振救乏絶。” 唐 李嘉祐 《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诗:“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
《漢語大詞典》:四县(四縣)
古时钟磬之类乐器悬挂的形式,按身份地位定等次,天子最尊,四面悬乐。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辨其声”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一面,特县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墙,故谓之宫县。”汉书·礼乐志:“高张四县,乐充宫廷。”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四县,乐四县也。天子宫县。’谓设宫县而高张之。县,古悬字。”宋书·乐志一:“ 元康 中, 荀藩 受詔成父 勗 业,金石四县,用之郊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