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榆林县(榆林县)  拼音:yú lín xiàn
县名。位于陕西省境之北,濒无定河支流清水东岸。紧倚长城,夙称险隘。为通向绥远的重要门户。旧为榆林府治。
《国语辞典》:中山县(中山县)  拼音:zhōng shān xiàn
县名。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民国初年属广东省粤海道,原名香山县,后因系国父孙中山的故里,故于十四年(西元1925)改称今名,以为纪念。盛产稻、甘蔗、荔枝和香蕉。有制糖工业。县南翠亨村是国父孙中山的出生地。
《国语辞典》:盩厔县(盩厔县)  拼音:zhōu zhì xiàn
县名。位在陕西省长安县东,留业河与渭水的合流处。汉武帝时始置,故城在今陕西省盩厔县东,属右扶风。因此地山水曲折而得名。今大陆地区改为周至县。
《国语辞典》:涿鹿县(涿鹿县)  拼音:zhuó lù xiàn
县名。位于桑乾河、洋河间。汉置,元改为保安州。以农业为主,产玉米、高粱、小麦等。
《国语辞典》:宜兰县(宜兰县)  拼音:yí lán xiàn
县名。位于东北部,花莲县之北,东濒太平洋。面积二千一百馀平方公里。原为平埔族「蛤仔难」的居住地,嘉庆十五年(西元1810)正式收入版图,改称为「噶玛兰」。光绪元年(西元1875)改制为「宜兰县」。县治为宜兰市。境内有兰阳溪冲积而成的兰阳平原。农作以稻米为主,金枣、桶柑也很著名。
《国语辞典》:苗栗县(苗栗县)  拼音:miáo lì xiàn
县名。在台湾西北部,面积一千八百馀平方公里,境内盛产天然气,县治设在苗栗市。风景名胜有狮头山、明德水库、法云寺等。
《国语辞典》:孟津县(孟津县)  拼音:mèng jīn xiàn
县名。位于河南省西北,临黄河南岸,隔水与孟县相望。相传为周武王大会诸侯之地。也称为「盟津」。
《国语辞典》:轮台县(轮台县)  拼音:lún tái xiàn
县名。位于新疆库车县东。本是汉朝西域地名。多沙卤,有鱼盐,水草茂盛,畜牧以羊为主。产小麦、玉米、葡萄、棉花及油料作物等。
《国语辞典》:彭水县(彭水县)  拼音:péng shuǐ xiàn
县名。位于四川省东南,乌江支流郁江南岸。
《国语辞典》:澎湖县(澎湖县)  拼音:péng hú xiàn
县名。位于福建与台湾之间,地处台湾海峡中。全县由大小六十四个火山岛屿组成,其中以澎湖岛面积最大,群岛总面积为一百二十六平方公里,是台湾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县。甲午战争后割与日本,民国三十四年收回,改县,县治设于马公市。本县位于北回归线上,雨少风强,农业不盛,渔产丰富,军事地位尤为重要。
《国语辞典》:屏东县(屏东县)  拼音:píng dōng xiàn
县名。位于台湾南端,北与西北邻高雄市,东北界台东县,其馀三面临太平洋。面积二千七百馀平方公里,是台湾最南的一县。盛产稻米、甘蔗、凤梨及香蕉,境内有垦丁国家公园和鹅銮鼻,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交通方面,铁路有屏东线和东港线,公路则以环岛公路和南部横贯公路为主。古称阿猴,清代台湾建省后隶属台南府凤山县及恒春县,日治时并入高雄州,改名为屏东郡。光复后改属高雄县,民国三十九(1950)年十月一日为实施地方自治,而从高雄县独立,另置屏东县,以屏东市为县治。
《国语辞典》:平定县(平定县)  拼音:píng dìng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东境,北界盂县,西接寿阳,南连昔阳,东与河北省交界。东北有娘子关,为险要之地,正太铁路经此。境内盛产煤、铁,且所产白瓷,色白如玉,称为「定窑」。
《国语辞典》:濮阳县(濮阳县)  拼音:pú yáng xiàn
县名。位于河北省南部,南临黄河,有公路经过,可通到河南省开封。农产有小麦、棉花、大豆、花生等。县内古迹有宋真宗回銮碑、明中心阁。
《国语辞典》:偏关县(偏关县)  拼音:piān guān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境西北部,河曲县东北,黄河东侧,邻接内蒙古,元代置偏头关于此。农产以胡麻、小麦、马铃薯为主,矿产有煤、硫黄、铁。
《国语辞典》:南投县(南投县)  拼音:nán tóu xiàn
县名。位于台湾中部,为唯一不滨海的县,面积约四千一百馀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