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2,分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忠厚
厚德
厚薄
深厚
厚禄
厚意
仁厚
厚地
厚恩
宽厚
厚颜
温厚
德厚
敦厚
高厚
《國語辭典》:忠厚  拼音:zhōng hòu
忠实宽厚。《北史。卷七○。韩褒传》:「褒历事三帝,以忠厚见知。」《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國語辭典》:厚德  拼音:hòu dé
1.大德、深厚的恩德。《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来。」
2.施与深厚的恩泽。《国语。晋语二》:「怀之以典言,薄其要结而厚德之,以示之信。」
《國語辭典》:厚薄  拼音:hòu bó
1.厚度。《三国演义》第八回:「别筑郿坞,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
2.浓淡、稀稠。《周礼。天官。酒正》:「掌其厚薄之齐,以共王之四饮三酒之馔。」
3.多寡、大小。《文选。陆机。五等论》:「使其并贤居治,则功有厚薄;两愚处乱,则过有深浅。」
4.亲疏。《淮南子。主术》:「夫以一人之心而事两主,或背而去,或欲身徇之,岂其趋舍厚薄之势异哉?」
5.贵贱、贫富。《荀子。富国》:「故使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佚或乐、或劬或劳,非特以为淫泰夸丽之声,将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顺也。」
《國語辭典》:深厚  拼音:shēn hòu
1.意味深长。《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
2.雄浑壮观。宋。范成大〈重游南岳〉诗:「乃知岳镇盖深厚,不与他山争秀伟。」
3.精深、雄厚。如:「没有数十年的深厚功力,是写不出这种文字的。」
《國語辭典》:厚禄(厚祿)  拼音:hòu lù
丰厚的俸禄。《墨子。尚贤上》:「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國語辭典》:厚意  拼音:hòu yì
深厚的情意。《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还为吾谢界上亭长,勉思职事,有以自效,京兆不忘卿厚意。」《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昨承惠良马,深感厚意。」
分類:深厚情意
《國語辭典》:仁厚  拼音:rén hòu
仁爱宽厚。《荀子。富国》:「其仁厚足以安之,其德音足以化之。」《老残游记》第三回:「只见宫保已经从里面出来,身体甚是魁梧,相貌却还仁厚。」
《漢語大詞典》:厚地
指大地。《后汉书·仲长统传》:“当君子困贱之时,跼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厌之祸也。” 唐 白居易 《重赋》诗:“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宋 梅尧臣 《梦感》诗:“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復晨。” 清 顾炎武 《再谒天寿山陵》诗:“下蟠厚地深,上峻青天极。”
分類:大地
《國語辭典》:厚恩  拼音:hòu ēn
深厚的恩德。《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虑先犬马,厚恩不答。」《文明小史》第五八回:「况且卑府受老帅的厚恩,就是碎骨、粉身,也不能报答老帅的恩典。」
《國語辭典》:宽厚(寬厚)  拼音:kuān hòu
1.待人宽大厚道。《管子。形势解》:「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薛仁贵征辽事略》:「下马受降,唐帝宽厚,亦赦其过。尔不投降,置于砧刀,悔之晚矣。」
2.宽阔厚实。如:「他宽厚的手掌上,布满了生活历练的痕迹。」
《國語辭典》:厚颜(厚顏)  拼音:hòu yán
不知羞耻。《荀子。解蔽》:「厚颜而忍诟,无正而恣睢。」《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无耻」
《國語辭典》:温厚(溫厚)  拼音:wēn hòu
1.平和宽厚。《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卓茂、文翁、召父之徒,皆疾恶严刻,务崇温厚。」《三国演义》第一○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
2.富足。《汉书。卷七六。张敞传》:「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明。朱权《荆󽇅记。庆诞》:「所喜者家庭温厚,骨肉团圆。」
3.暖和。《礼记。乡饮酒义》:「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
《國語辭典》:德厚  拼音:dé hòu
德泽深厚、恩德广施。《韩非子。显学》:「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國語辭典》:德厚流光  拼音:dé hòu liú guāng
德泽广厚,光耀后世。《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唐。韩愈〈禘祫议〉:「今国家德厚流光,创立九庙。」
《國語辭典》:敦厚  拼音:dūn hòu
宽宏厚道。《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漢語大詞典》:高厚
(1).高度和厚度。左传·定公五年:“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 北齐 邢邵 《为文襄帝让尚书令表》:“助日月之光华,增天地之高厚。”
(2).指皇天后土。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北郊议论:“夫祀者,自有以感於无,自实以通於虚,必以类应类,以气合气,然后可以得而亲,可以冀其格。今祭地於圜丘,以气则非所合,以类则非所应,而求高厚之来享,不亦难乎!”
(3).谓恩德深厚。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内外官吏皆忘其身家以相为谋,则君臣上下之交,何事不成? 汉 臣 董仲舒 曰‘被润泽而大丰美’者,此也,朝廷不愈高厚,宇宙不愈清明哉!”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集外集》止抽去十篇,诚为‘天恩高厚’。”
(4).高尚厚道。 宋 曾巩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心潜高厚,智极精微。推广爱之仁,以隆於父子;尽大公之义,以篤于君臣。”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班婕妤 左九嬪,高厚浑朴,永巷索居。”
(5).左传·襄公十六年:“ 齐 高厚 之诗不类。”后因以“高厚”指诗作不佳。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 何僧智 者,尝于 任昉 坐赋诗,而言其诗不类。 任 云:‘卿诗可谓高厚。’ 何 大怒曰:‘遂以我为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