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博厚
恩厚
信厚
浑厚
厚利
厚礼
厚诬
过厚
厚泽
重厚
笃厚
厚幸
自厚
谨厚
禄厚
《漢語大詞典》:博厚
(1).广大深厚。礼记·中庸:“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 明 韩畕《荷兰使舶歌》:“但可嘆博厚,安能测深邃。” 清 方东树 《书惜抱先生墓志后》:“侍郎( 方苞 )之文,静重博厚,极天下之物賾而无不持载。”
(2).宽宏朴厚。新唐书·崔汉衡传:“ 崔汉衡 , 博州 博平 人。沉懿博厚,善与人交。”
《漢語大詞典》:恩厚
仁爱笃实。《汉书·路温舒传》:“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后汉书·刘虞传:“ 虞 以恩厚得众,怀被 北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弓兵伺候了老爷十多年,老爷平日待我们十分恩厚,不过缺苦官穷,有心要调剂我们,也力不从心罢了。”
分類:仁爱笃实
《漢語大詞典》:信厚
诚实敦厚。诗·周南·麟之趾序:“《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陆逊 字 伯言 , 吴郡 吴 人也。本名 议 ,世 江东 大族” 裴松之 注:“《陆氏世颂》曰:‘父 骏 ,字 季才 ,淳懿信厚,为邦族所怀,官至 九江 都尉。’” 宋 苏轼 《皇叔克眷赠曹州观察使追封济阴侯制》:“具官 克眷 ,以茂美之质,服信厚之化,虽功名才业不见於用,而恭俭孝悌刑於厥官。”
分類:诚实敦厚
《國語辭典》:浑厚(渾厚)  拼音:hún hòu
1.纯朴老实。宋。曾巩 馆中祭丁元珍文:「子之为人,浑厚平夷,不阻为崖,不巧为机。」《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自从跟了安老爷,他便说从来不曾遇见一位高明浑厚的老爷。」
2.广博扎实。《新唐书。卷一七七。李翱传》:「翱始从昌黎韩愈为文章,辞致浑厚,见推当时。」
《国语辞典》:厚利  拼音:hòu lì
1.优渥的利禄。《文选。班彪。王命论》:「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
2.丰厚的利润。如:「做这笔生意,能有厚利吗?」
《国语辞典》:厚礼(厚礼)  拼音:hòu lǐ
1.隆重盛大的典礼。《三国演义》第四八回:「吾昨因醉误伤汝父,悔之无及。可以三公厚礼葬之。」
2.价值昂贵的礼物。《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这等一个美少年,想我老尼什么?送此厚礼,又无别话。」
《國語辭典》:厚诬(厚誣)  拼音:hòu wū
深加毁谤。《左传。成公三年》:「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
《漢語大詞典》:过厚(過厚)
(1).过甚;过分。易·小过“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唐 孔颖达 疏:“所以无其咎者,以其失位在下,不能为过厚之行,故得遇於无咎之宜,故曰无咎,弗过遇之也。”
(2).过分厚重。《汉书·王嘉传》:“恩已过厚,求索自恣,不知厌足,甚伤尊尊之义。”《易·繫辞下》“盖取诸大过” 晋 韩康伯 注:“取其过厚。” 孔颖达 疏:“送终追远,欲其甚大过厚。”北史·胡叟传:“或谓 潜 曰:‘再三之惠,以为过厚,子惠於 叟 ,何其恒也?’”
(3).宽厚。《宋书·范泰传》:“公之友爱,即心过厚。” 明 唐顺之 《秋野殷公墓志铭》:“其处心行己,亦往往多出於过厚。”
《國語辭典》:厚泽(厚澤)  拼音:hòu zé
深厚的恩泽。唐。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诗:「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
分類:深厚恩泽
《國語辭典》:重厚  拼音:zhòng hòu
持重淳厚。《北史。卷三六。列传。薛辩》:「而重厚沉密,外莫窥其际。」《新唐书。卷一二六。列传。韩休》:「皋字仲闻,资质重厚,有大臣器。」
《國語辭典》:笃厚(篤厚)  拼音:dǔ hòu
忠实厚道。《荀子。儒效》:「上则能大其所隆,下则能开道不已若者,如是则可谓笃厚君子矣。」《史记。卷八七。李斯传》:「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
《漢語大詞典》:厚幸
大幸。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今臣蒙国重恩,三世於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明史·扩廓帖木儿蔡子英传赞:“然则若 子英 者,又岂非厚幸哉!”《玉娇梨》第九回:“蒙老先生垂爱,得覩芳菲不胜厚幸。”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一》:“俾罄愚诚,不胜厚幸”
《漢語大詞典》:自厚
(1).意谓重于自责。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义法:“凡此六者,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於外,此之谓也。”《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 宋 叶适 《〈龙川集〉序》:“ 同甫 为德不为怨,自厚而薄责人,则疑若以为有罪焉可矣。”
(2).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 宋 张载 《与赵大观书》:“末由前拜,恭惟尊所闻,力所逮,淑爱自厚,以需大者之来,不胜切切。” 宋 叶适 《与黄岩林元秀书》:“餘祝自厚不宣。” 宋 陈亮 《与吕伯恭正字书》:“承教邈未有日,所冀强饭自厚。”
《國語辭典》:谨厚(謹厚)  拼音:jǐn hòu
谨慎笃厚。《墨子。节用中》:「利民谨厚,忠信相连。」《楚辞。屈原。九章。怀沙》:「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骈字类编》:禄厚
战国策劳大者则禄厚功多者其爵尊之魏志王肃传官寡而禄厚则公家之费鲜进仕 志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