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浓厚(濃厚)  拼音:nóng hòu
浓密深厚。如:「政治色彩浓厚」、「兴趣浓厚」。
《漢語大詞典》:鸿厖(鴻厖)
广大而厚重。 宋 欧阳修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上摩青苍以晻靄,下压后土之鸿厖。” 清 王汝璧 《伐蛟行》:“是何神兽非土垹,天龙遗卵胎鸿厖。”
分類:广大厚重
《漢語大詞典》:谨悫(謹愨,謹慤)
亦作“ 谨慤 ”。厚重朴实。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行伪险秽而彊高言谨愨者也。”宋书·恩倖传·杨运长:“性谨慤,为 太宗 所委信。”隋书·艺术传·庾季才:“ 庾季才 至诚谨慤,甚得人臣之礼。”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三节:“以一物不知者为谨慤,以全无心肝者为善良。”
分類:厚重朴实
《國語辭典》:朴重(樸重)  拼音:pú zhòng
淳朴、朴厚。《淮南子。泛论》:「今世德益衰,民俗益薄,欲以朴重之法,治既弊之民。」
分類:朴实厚重
《漢語大詞典》:重赍(重齎)
赠人的厚重礼物。史记·南越列传:“王、王太后飭治行装重齎,为入朝具。”
《漢語大詞典》:笃慎(篤慎)
厚重谨慎。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陛下篤慎取士,必须效试。”北齐书·陆卬传:“ 卬 自在朝,篤慎固密,不説人短,不伐己长。”南史·傅昭传:“性尤篤慎,子妇尝得家餉牛肉以进 昭 , 昭 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之则不可。取而埋之。’” 清 曾国藩 《葛寅轩先生家传》:“篤慎而好学。”
分類:厚重谨慎
《漢語大詞典》:浊泽(濁澤)
厚重而润泽。山海经·西山经:“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 郭璞 注:“浊,谓润厚。”
《漢語大詞典》:笃雅(篤雅)
厚重典雅。《孔子家语·弟子行》:“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摈相两君之事,篤雅有节,是 公西赤 之行也。” 金树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盖箴主规諫,铭兼褒赞,箴义耸切,铭词篤雅。”
分類:厚重典雅
《漢語大詞典》:隆博
厚重而广大。 三国 魏 曹植 《离缴雁赋》:“蒙生全之顾復,何恩施之隆博。於是纵躯归命,无虑无求。”
分類:厚重广大
《漢語大詞典》:典厚
典雅厚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列 ( 列子 )温纯典厚,尚有 春秋 前辈风。”
分類:典雅厚重
《國語辭典》:朴实头(朴實頭)  拼音:pú shí tóu
老实、踏实。《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那杨三官人道:『温是事不会。』茶博士道:『官人,你好朴实头。』」也作「朴实头」。
《國語辭典》:朴实头(樸實頭)  拼音:pú shí tóu
老实、踏实。《朱子语类。卷二四。论语。为政篇下》:「忠,只是朴实头白直做将去;质,则渐有形质制度,而未及于文采;文,则就制度上事事加文采。」也作「朴实头」。
《漢語大詞典》:丰重(豐重)
(1).丰盛厚重。《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媒人想他丰重谢仪去説,不想果是天就良缘,一説就成。”
(2).犹丰肥。 清 法式善 陶庐杂录卷二:“ 韩湘巖 观察宰 江 南,俸满抵京,余尝晤於舅氏斋中,躯干丰重,而言语清快。”
分類:丰盛厚重
《漢語大詞典》:肥劲(肥勁)
(1).肥大强劲。 汉 王充 论衡·道虚:“使 黄帝 废事修道,则心意调和,形体肥劲。”
(2).厚重遒劲。 宋 黄庭坚 《跋张长史〈千字文〉》:“僧 怀素 草工瘦而 长史 草工肥,瘦硬易作,肥劲难工也。”
《漢語大詞典》:敦如
厚重貌。 隋 王通 中说·魏相:“目,灿如也,澈而不瞬;口,敦如也,閎而不张。”
分類:厚重
《漢語大詞典》:深浑(深渾)
厚重质朴。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下:“ 建安 风骨遒上,而深浑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