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1,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疵厉
砥厉
已厉
瘴厉
威厉
策厉
厉高
驱厉
厉疾
粗厉
厉贤
表厉
温厉
猛厉
厉响
《漢語大詞典》:疵厉(疵厲)
见“ 疵癘 ”。
《國語辭典》:疵疠(疵癘)  拼音:cī lì
疾病及灾疫。《庄子。逍遥游》:「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山川为之崩竭,鬼神为之疵疠。」
《漢語大詞典》:砥厉(砥厲)
见“ 砥礪 ”。
《國語辭典》:砥砺(砥礪)  拼音:dǐ lì
砥、砺都是磨刀石。砥砺引申为磨鍊。《淮南子。脩务》:「有时而脩,砥砺磨坚,莫见其损。」
《韵府拾遗 霁韵》:已厉(已厉)
尔雅翼西山经曰浮海有草名曰薰草可以已厉
《漢語大詞典》:瘴厉(瘴厲)
见“ 瘴癘 ”。
《國語辭典》:瘴疠(瘴癘)  拼音:zhàng lì
人因接触到山林间湿热蒸发毒气所生的疾病。唐。沈佺期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诗:「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唐。杜甫〈梦李白〉诗:「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漢語大詞典》:威厉(威厲)
犹威严。 明 陈子龙 《寓言》诗之二:“二物颇威厉,岂欲贵仪章?” 清 姚鼐 《夏县知县新城鲁君墓志铭》:“其见民,煦煦然告以义理所当从;及去,不作长官威厉之状,民亦欣然听其教。” 茅盾 《子夜》十七:“他的威厉的声浪在满屋子里滚。”
分類:威严
《漢語大詞典》:策厉(策厲)
督促勉励。《后汉书·第五伦传》:“素性駑怯,位尊爵重,拘迫大义,思自策厉,虽遭百死,不敢择地,又况亲遇危言之世哉!” 宋 苏轼 《上监司谢礼上启》:“勉知策厉之勤,少答吹扬之赐。” 明 宋濂 《无尽灯禅师行业碑铭》:“禪师一鉢自将,策厉学徒於寂寞之滨。” 清 刘大櫆 《王载扬诗序》:“ 王 君 载扬 不屑为科举之学,一意肆力於歌诗,而性又疏放,不能深自策厉,以趋于仕进之途。”
分類:督促勉励
《漢語大詞典》:厉高(厲高)
极高貌。
分類:高貌
《漢語大詞典》:驱厉(驅厲)
见“ 驱癘 ”。
《漢語大詞典》:驱疠(驅癘)
亦作“ 驱厉 ”。 驱除疫病。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却拾焦头迭牀底,犹有餘威可驱癘。” 清 张云锦 《赛神行》:“薰风吹柳春已酣,家家卧病同 吴 蚕。市魁好事欲驱厉,神道设教威灵覃。”
分類:驱除疫病
《國語辭典》:厉疾(厲疾)  拼音:lì jí
1.严重的灾疫。汉。贾谊《新书。卷九。修政语下》:「圣王在上,则使民有时,而用之有节,则民无厉疾。」
2.既疾速又猛烈。《礼记。月令》:「征鸟厉疾。」《韩诗外传》卷二:「国无道,则飘风厉疾,暴雨折木。」
分類:迅猛
《漢語大詞典》:粗厉(粗厲)
(1).形容乐音高急而壮猛。礼记·乐记:“粗厉、猛起、奋末、广賁之音作,而民刚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木铎:“粗厉之音,形为乱象。” 刘师培 文说:“故黄沙白草,发为粗厉之音;海水天风,恍睹寂寥之境。”
(2).形容说话声音粗大而尖厉。 茅盾 《追求》五:“ 朱女士 的本来略带哑涩的嗓音,此时简直成为极难听的粗厉的沙声了。” 许地山 《危巢坠简·归途》:“这个念头一起来,使她不由回头追上前去,用粗厉的声音喝着:‘大姑娘,站住!你那件衣服借我使使罢。’”
《韵府拾遗 先韵》:厉贤(厉贤)
史记平津侯传弘上书曰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罢驽之质致位三公恐无以报德塞责愿乞骸骨避贤者路
《漢語大詞典》:表厉(表厲)
表扬勉励。宋史·度宗纪:“ 张九成 孙 象先 力学飭行,不坠家声,其免一解示表厉。”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书》之二:“成人在乎慎重学术,以表厉后生。”
分類:表扬勉励
《漢語大詞典》:温厉(温厲)
温和而严正。语本《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邢昺 疏:“言 孔子 体貌温和而能严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柳宗元:“ 退之 豪放奇险过之,而温厉靖深不及也。”
《漢語大詞典》:猛厉(猛厲)
(1).严厉刚烈。荀子·王制:“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 杨倞 注:“厉,刚列也。”晋书·列女传·王广女:“辞气猛厉,言终乃自杀。”
(2).犹严酷,严厉。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彭晋叟》:“ 胡颖 为 浙西 宪政,尚猛厉,物情不安。” 康有为 《法国革命史论》:“ 段敦 猛厉,年三十为政社总理。”
(3).犹猛烈。气势盛,力量大。《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五年七月初三日》:“西风猛厉,终日不已。” 李大钊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一八五○年顷, 英国 产业有猛厉无比的发展,有濒于产业危机的征象。”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据说侨胞现在所受的经济打击,重要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受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还有一件是 日本 的积极猛厉的南侵。”
《漢語大詞典》:厉响(厲響)
激出音响。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飞声激尘,依威厉响。” 晋 潘岳 《射雉赋》:“伊义鸟之应敌,啾擭地以厉响。”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四:“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 逯钦立 校注:“励响,激出音响,指急啼。”
分類: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