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厉兵(厲兵) 拼音:lì bīng
1.磨利兵器。《战国策。秦策一》:「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2.锋利的兵器。《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2.锋利的兵器。《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漢語大詞典》:揭厉(揭厲)
谓高举而扬厉之。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及源流浸广,风云极致,虽发词遣句,未协风骚,而披林擷秀,揭厉良多。”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哀赠竟萧条,恩波延揭厉。” 杨伦 笺注:“延揭厉,言国恩之及,尚待高揭而扬厉之。”
涉渡。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故夫广大,从横难数;极深,揭厉难测。” 唐 王维 《燕子龛禅师》诗:“跳波谁揭厉,絶壁免捫摸。”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七月初六日……踰坳,抵来所涉 安灵 西堰,则水势汹涌,洵非揭厉所及。” 清 钱谦益 《鹤林法师塔铭》:“读吾之铭,其亦思褰裳而揭厉也耶?”
涉渡。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故夫广大,从横难数;极深,揭厉难测。” 唐 王维 《燕子龛禅师》诗:“跳波谁揭厉,絶壁免捫摸。”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七月初六日……踰坳,抵来所涉 安灵 西堰,则水势汹涌,洵非揭厉所及。” 清 钱谦益 《鹤林法师塔铭》:“读吾之铭,其亦思褰裳而揭厉也耶?”
分類:高举
《漢語大詞典》:振厉(振厲)
(1).凌厉;迅猛。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云电相干,长风振厉,萧条太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俄然鼓角四起,声愈振厉。”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国势尊隆,兵威振厉。”
(2).亦作“ 振励 ”。奋勉;振作。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精择一人之沉鷙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 荆 襄 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亦以见皇上临御之初,留心边事,盖鼓舞振励之一机也。”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是以区区思自振励,将尽披其愚陋而求简择焉。”《“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附录一》:“ 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长大学,全国学界,始有发皇振厉之气。”
(2).亦作“ 振励 ”。奋勉;振作。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精择一人之沉鷙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 荆 襄 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亦以见皇上临御之初,留心边事,盖鼓舞振励之一机也。”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是以区区思自振励,将尽披其愚陋而求简择焉。”《“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附录一》:“ 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长大学,全国学界,始有发皇振厉之气。”
《漢語大詞典》:淩厉(淩厲)
1.凌空高飞;升腾直上。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鮋鰕踊悦於泥泞,赤螭凌厉乎高冥。” 唐 李德裕 《凤凰赋》:“畏采毛之摧落,不凌厉而奋飞。”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
2.形容气势猛烈逼人。《三国志·魏志·贾翊传》“ 太祖 不从,军遂无利”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至于 赤壁 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 宋 朱淑真 《白菊》诗:“回旋秋色漙清露,凌厉西风紫嫩霜。” 明 宋濂 《诸子辩》:“﹝ 庄子 ﹞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下上星辰而莫测其所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文气凌厉,词意婉和。”
3.犹严肃,严厉。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吾乡 黄石斋 先生为千古伟人,初不知其生前如何风采,余曾得其《待漏图》画像,则恂恂道貌,靄然可亲,絶无一毫凌厉气概。”
4.犹锋利。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尔来时局迁移,战术大变,前此骑射火器,凌厉无前,今则芻狗弁髦,一无所用。”
2.形容气势猛烈逼人。《三国志·魏志·贾翊传》“ 太祖 不从,军遂无利”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至于 赤壁 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 宋 朱淑真 《白菊》诗:“回旋秋色漙清露,凌厉西风紫嫩霜。” 明 宋濂 《诸子辩》:“﹝ 庄子 ﹞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下上星辰而莫测其所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文气凌厉,词意婉和。”
3.犹严肃,严厉。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吾乡 黄石斋 先生为千古伟人,初不知其生前如何风采,余曾得其《待漏图》画像,则恂恂道貌,靄然可亲,絶无一毫凌厉气概。”
4.犹锋利。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尔来时局迁移,战术大变,前此骑射火器,凌厉无前,今则芻狗弁髦,一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