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卷 → 捲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65,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三卷
掩卷
五卷
二卷
风卷
百卷
把卷
四卷
经卷
卷轴
席卷
半卷
卷地
云卷
卷帙
《骈字类编》:三卷
唐 元稹 襄阳为卢窦纪事 其一 素书三卷留为赠,从向人间说向人。
唐 徐夤 题名琉璃院 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长诵免轮回。
分类:三卷
《國語辭典》:掩卷  拼音:yǎn juàn
阖起书本。如:「看了小说里的悲惨情节,不禁掩卷叹息。」唐。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诗:「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骈字类编》:五卷
周书文帝纪大统十年夏五月太祖入朝秋七月魏祖以太祖前后所上二十四条及十二条新制方为中兴永式乃命尚书苏绰更损益之总为五卷颁于天下 云笈七签见六卷下
分类:五卷
《骈字类编》:二卷
云笈七签旧云道德经有三卷又云素书二卷尹喜所受凡得五卷既说有三时元靖法师开为三部宗致道德二卷是先说以道德为体其致则总以其文内无的对扬之旨故也
又昔仙人智琼以皇文二卷见义起不能解遂还之
分类:二卷
《骈字类编》:风卷(风卷)
唐 白居易 大水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唐 李山甫 送职方王郎中吏部刘员外自太原郑相公幕继奉徵书归省署 云开日月临青琐,风卷烟霞上紫微。
分类:风卷
《骈字类编》:百卷(百卷)
北史许善心传见六帙下
《國語辭典》:把卷  拼音:bǎ juàn
1.将书卷拿来。唐。杜荀鹤 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2.拿著书。如:「灯下把卷」、「把卷苦读」。唐。杜牧 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诗:「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骈字类编》:四卷(四卷)
唐 白居易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國語辭典》:经卷(經卷)  拼音:jīng juàn
经书典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良久,渐渐开光,只见坐具上堆一藏经卷。」
《國語辭典》:卷轴(卷軸)  拼音:juàn zhóu
卷,可以捲起的书画。轴,书卷的轴杆。卷轴泛指书籍或带轴的书画。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至于制作,积成卷轴。」也称为「卷帙」。
《國語辭典》:席卷  拼音:xí juǎn
1.像捲草席般,将所有的东西捲走。比喻收括殆尽。如:「席卷而去」。《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会公孙瓒师旅南驰,陆掠北境,臣即星驾席卷,与瓒交锋。」也作「席捲」。
2.比喻统一、占领。《文选。班固。史述赞。述高纪第一》:「乘舋而运,席卷三秦。」《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也作「席捲」。
《國語辭典》:席捲  拼音:xí juǎn
1.像捲草席般,将所有的东西捲走。比喻收括殆尽。宋。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下》:「朝廷新得燕山,其仓廪北人皆席捲而去,燕山大饥。」《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两个商量出一条计策来,俟夜静更深,将店中资本席捲,双双的桃之夭夭。」也作「席卷」。
2.比喻统一、占领。《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此席捲之时也。」也作「席卷」。
《骈字类编》:半卷
南北朝 江总 夏日还山庭诗 涧渍长低筱,池开半卷荷。
南北朝 鲍泉 咏蔷薇诗 片舒犹带紫,半卷未全红。
唐 白居易 早寒 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
唐 白居易 菩提寺上方晚眺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漢語大詞典》:卷地(捲地)
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多指风。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宋 范成大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之二:“碧城香雾连天暝,黄叶霜风捲地凉。” 元 萨都剌 《题雪山壁图》诗:“长空万里絶飞鸟,捲地旋风吹马倒。”亦形容来势迅猛。 清 李玉 《一捧雪·讦发》:“那里许多人马,捲地而来。”
从地面席卷而过。形容势头迅猛。 唐 韩愈 《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宋 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 鸟府 先生铁作肝,霜风卷地不知寒。”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天威卷地过 黄河 ,万里 羌 人尽汉歌。”
《骈字类编》:云卷(云卷)
晋书王羲之传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 卢思道为隋檄陈文吕梁之役贯盈恶稔曾未交绥云卷雾彻
又萧颖士滞舟赋峻舻冲涛以直透高帆云卷而上彗
又无名氏明月照积雪赋云卷天高氛销镜朗云寒山诗有人兮山楹 卷兮霞缨
《國語辭典》:卷帙  拼音:juàn zhì
卷,可以捲起的书画。帙,装书的套子。卷帙泛指书籍。也称为「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