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纸韵》:即止
史记项羽纪张良遗书曰汉王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
《國語辭典》:在即  拼音:zài jí
就在眼前,即将发生,表示时间的迫近。《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们分袂在即,正要与轶公畅谈,领教一切机宜,以免临时竭蹶。」
《漢語大詞典》:是即
犹是则,虽则。 宋 晁端礼 《少年游》词:“是即自古常言道,色须是艰难。”
分類:犹是虽则
《國語辭典》:即戎  拼音:jí róng
用兵、作战。《易经。夬卦。彖曰》:「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论语。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分類:用兵作战
《國語辭典》:即目  拼音:jí mù
目前、现在。《董西厢》卷一:「这些儿古迹现在河中府,即目仍存旧寺宇。」《刘知远诸宫调。第二》:「今有九州安抚,即目招军。」
《國語辭典》:当即(當即)  拼音:dāng jí
立即、马上。《文明小史》第三一回:「赵翰林也不推辞,当即叫了几样菜,两人吃毕,套车前去。」
分類:当即立即
《國語辭典》:即席  拼音:jí xí
1.就席、入座。《礼记。曲礼上》:「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
2.当场。《梁书。卷四一。萧介传》:「高祖招延后进二十馀人,置酒赋诗,臧盾以诗不成,罚酒一斗,盾饮尽,颜色不变,言笑自若;介染翰便成,文无加点,高祖两美之曰:『臧盾之饮,萧介之文,即席之美也。』」
分類:当场入座
《国语辞典》:即渐(即渐)  拼音:jí jiàn
逐渐。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火燎也似身躯热,锥剜也似额角疼,即渐里瘦了身形。」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绣阁内银缸光灿,即渐里剪轻煤和麝兰。」
分类:逐渐乔吉
《韵府拾遗 文韵》:即云(即云)
王仲敷南都赋举趾即云荷锄乃雨
《國語辭典》:遂即  拼音:suì jí
竟然。唐。张鷟《游仙窟》:「亦不辞惮,遂即逶迤而起,婀娜徐行。」也作「遂则」。
分類:随即立即
《漢語大詞典》:即叙
亦作“ 即序 ”。 就序;归顺。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搜 、 西戎 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 羌 髳 之属皆就次叙,美 禹 之功及 戎 狄 也。”汉书·西域传赞作“即序”。 晋 左思 《魏都赋》:“於时 东鯷 即序, 西倾 顺轨, 荆南 怀憓, 朔北 思韙。”魏书·袁翻传:“故能使 淮 海输诚, 华阳 即序,连城请面,比屋归仁。”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封建:“ 公旦 喜於重译, 文命 矜其即叙。”
分類:归顺
《分类字锦》:即次
易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國語辭典》:即政  拼音:jí zhèng
就职掌握政权。《诗经。周颂。烈文。序》:「『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
分類:执掌政权
《漢語大詞典》:即且
即蝍蛆。蜈蚣的别名。史记·龟策列传:“蝟辱於鹊,腾蛇之神而殆於即且。” 张守节 正义:“即,津日反。且,则余反。即吴公也。状如蚰蜒而大,黑色。”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六:“ 庄子 言:‘即且甘带’。即且,蜈蚣;带,蛇也。” 清 曹寅 《再题朴仙画五毒图》诗:“跂跂胍胍善缘壁,即且甘带鼄罗织。”
分類:蜈蚣
《國語辭典》:即吉  拼音:jí jí
居丧期满,除去丧服。《宋书。卷五八。谢弘微传》:「檀越素既多疾,顷者肌色微损,即吉之后,犹未复膳。」《南史。卷七四。孝义传下。荀匠传》:「匠虽即吉,而毁悴逾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