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即景  拼音:jí jǐng
1.眼前的景色。唐。钱起〈初黄绶赴蓝田县作〉诗:「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2.因眼前的景物而产生的情感反应。如:「即景诗」。《红楼梦》第七六回:「你不说『玉桂』,我难道强对『金萱』么!再也要铺陈些富丽,方是即景之实事。」
《国语辞典》:即景会心(即景会心)  拼音:jí jǐng huì xīn
描写景物时,必须以亲身体验的感受融入字句间,方能适切表达出真感情。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僧敲月下门』,祇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
《國語辭典》:即景生情  拼音:jí jǐng shēng qíng
由眼前的景象而引发某种情绪或感想。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词采》:「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这天晚上,高升正在舱内,替总爷打烟。总爷同他閒谈,问起:『庄大爷衙门里有多少人?你从前跟谁的?他怎么拿你荐给我呢?』高升见问,即景生情,便一一答道:『庄大老爷的人口,……。』」
《漢語大詞典》:祥风(祥風)
(1).即景风。夏至后和暖的风。古代所指八风之一。《文选·班固〈东都赋〉》:“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李善 注引 宋均 曰:“即景风也。其来长养万物。” 南朝 梁 江淹 《曲赦丹阳等四郡诏》:“而玉烛未调,祥风尚鬱。” 唐 韩愈 《岐山下》诗之二:“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高旭 《爱祖国歌》:“我愿为祥风兮,恣披拂扫荡而莫我遮。”
(2).预兆吉祥的风。尚书大传卷五:“王者德及皇天则祥风起。”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鐘律调,音度施,四夷化, 越裳 贡。”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上僊公主 灵座有祥风瑞虹之应。” 明 刘基 《步虚词》之一:“太微啟灵宇,紫殿含祥风。”《三国演义》第八十回:“近有祥风庆云之瑞。”
《国语辞典》:伐薪  拼音:fā xīn
砍柴。唐。白居易〈卖炭翁〉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清。赵翼〈都匀道中即景〉诗:「架木桥欹驴不进,伐薪人出犬相随。」
《漢語大詞典》:化景
(1).即景化。仰慕;信奉。 南朝 梁 沈约 《栖禅精舍铭》:“委组东国,化景西莲。”
(2).变幻的景色。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藉风云之化景,申游好於兰菊。结德言而为佩,带芳猷而为服。”
《漢語大詞典》:戒火
(1).慎于用火。 晋 成公绥 《戒火文》:“余家遭火,屋宇焚尽,器用廓然,乃造于四邻,以为《戒火文》曰:‘经籍为灰,篇章为炭。’”
(2).草名。即景天。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於屋上。”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