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印,住安吉州道场寺。为青原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清顺,字怡然。神宗熙宁间居杭州西湖北山(《咸淳临安志》卷七○)。王安石爱其诗,苏轼晚年亦与之唱和,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二三。今录诗五首。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师(可久禅师)友清顺。亦钱塘人。字怡然。诗与师齐名。而操行亦同。石林叶梦得曰。熙宁间。有清顺可久二人。其所居皆湖山胜处。而清约介静。不妄与人交。无大故不至城。士大夫。多往就见。时有馈之米者。所取不过数升。以瓶贮几上。日取二三合食之。虽蔬茹。亦不尝有。故人尤重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清顺,宋至道中,知州事魏庠奏改虎邱律寺为云岩禅寺,迎清顺主之。虎邱自竺道壹、道生以来,主法席者多崇义解,至清始启禅派,故后学奉清为鼻祖云。又子英,字觉印,姓怀氏,钱塘人。在母孕时,恶闻膻腥。生质既异,不伍凡童。年十五,从长老希言出家,又五年受具游方。一夕,梦白衣大士注琉璃瓶水与饮,若甘露灌顶,自是豁然,遂得法于圆通秀公。坐大法会者九,云岩其最后也。英颀秀深静,须发长数寸,目光炯然,如古图中老僧在岩壁者,与人言不离忠孝慈顺,开悟来学,随其根性利钝浅深,示以津梁,故人人归信而名亦高。说法三十馀年,得度二百五十馀人。政和七年七月十四日卒,葬于虎邱东庵,开封府司士曹事何安中为撰塔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印,字月江,慈溪(今属浙江)人,俗姓刘(《四明宋僧诗》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印,住婺州三峰寺。为南岳下十七世,双林德用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印粲,与徐铉同时(《吟窗杂录》卷三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志宣,字海印,真宗朝人(《剡川诗钞》卷一一)。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智灯。婺州金华人。号祖印。得法于道吾法真。为人精敏有德量。道俗拥之。出世年始立也。而匡宗植道之志。隐然尊宿自居。说法三十年。从者如云。退老等觉寺坐逝。有语录一卷。邹正言浩。序之曰。余项在中陶。尝与李涛师渊。论天下之名僧。师渊语余曰。吾所见祖师者。有道者也。蚤以机缘。为世导师。晚乃退居都城之等觉。望其容貌。如秋际木。听其解说。如夜半潮。始窃以为未始出吾宗。而终也如一苇大海。惕惕环视。莫见畔岸。后数年。复见师渊于都城。问其所谓祖印者而将访焉。则曰寂灭久矣。出其所集语录二卷。示余。余然后知师渊异时之言。尚其可以言者。祖印名字。不列传灯。始末不载传记。幸有正言数行在耳。然则正言知言。盖繇师渊知己。与祖印生气千古。噫。古德埋没者。多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宗印,住怀安军云顶寺。为南岳下十四世,大沩瑃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祖印,住南康军罗汉院,称行林祖印禅师。为青原下十世,归宗柔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印首座,居婺州双溪。乃南狱下十三世,实峰文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仁宗庆历时布衣,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其法用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火烧令坚。另设一铁板,上涂以松脂蜡和纸灰。印刷时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以火炀之,药稍熔,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活字可多次使用。约卒于皇祐间。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显忠,号祖印禅师,仁宗嘉祐间人(《嘉泰会稽续志》卷四)。为南岳下十一世,金山颖禅师法嗣,住越州石佛寺。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二。今录诗十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098 【介绍】: 宋僧。饶州浮梁人。俗姓林,字觉老,号佛印。云门偃公五世法裔。博通中外,工书能诗,尤善言辩。神宗元丰中主镇江金山寺,与苏轼、黄庭坚等均有交游。有语录行世。
全宋文·卷一七三九
了元(一○三二——一○九八),字觉老,号佛印。生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林氏。幼业儒,后尽捐旧学,白父母出家。游庐山,后嗣江州承天法席,移淮山之斗方,庐山之开先、归宗,丹阳之金山、焦山,江西之大仰,又四住云居,凡四十年。苏轼久与之游。元符元年卒,年六十七。见《禅林僧宝传》卷二九。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九
禅师名了元。字觉老。生饶州浮梁林氏。世业儒。父祖皆不仕。元生三岁。琅琅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诵三千首。既长从师授五经。略通大义去。读首楞严经。于竹林寺。爱之尽捐旧学。白父母。求出家度生死。礼宝积寺沙门日用。试法华。受具足戒。游庐山。谒开先暹道者。暹自负其号。海上横行。俯视后进。元与问答捷给。暹大称赏。以为真英灵衲子也。时年十九。已而又谒圆通讷禅师。讷惊其翰墨曰。骨格已似雪窦。后来之俊也。时书记怀琏。方应 诏而西。讷以元嗣琏之职。江州承天法席虚。讷又以元当迁。郡将见而少之。讷曰。元齿少而德壮。虽万耆衲。不可折也。于是说法。为开先之嗣。时年二十八。自其始住承天。移淮山之斗方。庐山之开先归宗。丹阳之金山焦山。江西之大仰。又四住云居。凡四十年之间。德化缁白。名闻幼稚。缙绅之贤者。多与之游。苏东坡谪黄州。庐山对岸。元居归宗。詶酢妙句。与烟云争丽。及其在金山。则东坡得释还吴中。次丹阳。以书抵元曰。不必出山。当学赵州上等接人。元得书径来。东坡迎笑问之。元以偈为献(或作戏)曰。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三门见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都是一禅床。东坡抚掌称善。东坡尝访弟子由于高安。将至之夕。子由与洞山真净文禅师。圣寿聪禅师。连床夜语三鼓矣。真净忽惊觉曰。偶梦吾等谒五祖戒禅师。不思而梦。何祥耶。子由撼聪公。聪曰。吾方梦见戒禅师。于是起。品坐笑曰。梦乃有同者乎。俄报东坡已至奉新。子由𢹂两衲。候于城南建山寺。有顷东坡至。理梦事问。戒公生何所。曰陕右。东坡曰。轼十馀岁时。时梦身是僧。往来陕西。又问。戒状奚若。曰。戒失一目。东坡曰。先妣方娠。梦僧至门。瘠而眇。又问戒终何所。曰高安大愚。今五十年。而东坡时年四十九。后与真净书。其略曰。戒和尚不识人嫌。强颜复出。亦可笑矣。既是法契(或云法器)。愿痛加磨励。使还旧观。自是常著衲衣。故元以裙赠之。而东坡酬以玉带。有偈曰。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会当乞食歌姬院。夺得云山旧衲衣。又曰。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尤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元所居方丈。特高名妙高台。东坡又作诗曰。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中有妙高台。云峰自孤起。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何须寻德云。只此比丘是。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太子少保张公方平安道。为滁州日。游琅琊山藏院。呼梯梯梁。得木匣发之。忽悟前身。盖知藏僧也。写楞伽经。未终而化。安道续书残轴。笔迹宛然如昔。号二生经。安道欲刻以印施四方。东坡曰。此经在他人。犹为希世之瑞。况于公乎。请家藏为子孙无穷之福。元请东坡代书之。镂板金山。时士大夫。师欧阳文忠公为古文。公佐韩子。诋我以原性。性者与生俱生之论。为铨量。元故以是劝之。又尝谓众曰。昔云门说法如云雨。绝不喜人记录其语。见必骂逐曰。汝口不用。反记吾语。异时裨贩我去。今室中对机录。皆香林明教以纸为衣。随所闻即书之。后世学者。渔猎文字语言。正如吹网欲满。非愚即狂。时江浙丛林。尚以文字为禅。谓之请益。故元以是讽之。高丽僧统义天。航海至明州。传云。义天弃王者位出家。上疏乞遍历丛林。问法受道。有诏朝奉郎杨杰次公。馆伴所经。吴中诸刹。皆迎饯如王臣礼。至金山。元床坐。纳其大展。次公惊问故。元曰。义天亦异国僧耳。僧至丛林。规绳如是。不可易也。众姓出家。同名释子。自非买崔卢。以门阀相高。安问贵种。次公曰。卑之少徇时宜。求异诸方。亦岂觉老心哉。元曰。不然。屈道随俗。诸方先失一只眼。何以示华夏师法乎。朝廷闻之。以元为知大体。观文殿学士王公韶子淳。出守南昌。自以久帅西塞。滥杀罚。留神空宗。祈妙语。以藻雪之。而元适至。子淳请说法于上蓝。元炷香曰。此香为杀人不眨眼上将军。立地成佛大居士。一众哗曰善。子淳亦悠然意消。灵源清禅师在众时。厕云居法席。痛自韬晦。而声名自然在人口。元升座。举以为堂中第一座。丛林服其公。非特清公。如感铁面哲真如。百丈肃。仰山简。皆元所赏识也。李公麟伯时。为元写照。元曰。必为我作笑状。自为赞曰。李公天上石麒麟。传得云居道者真。不为拈花明大事。等闲开口笑何人。泥牛漫向风前嗅。枯木无端雪里春。对现堂堂俱不识。太平时代自由身。元符元年正月初四日。听客语有会其心者。轩渠一笑而化。其令𦘕笑状。而赞之。非苟然也。阅世六十有七。坐五十有二夏。元骨面而秀清。临事无凝滞。过眼水流云散。其为人服义疾恶。初举感铁面。嗣承天。感曰。使典粥饭。供十方僧。可也。如欲继嗣。则慈感已有师。元奇之。又举宣长老住甘露。宣后卖元。元白于官曰。宣演法未有宗旨。乞改正。宣竟以是遭逐。杨次公曰。牵牛蹊人之田。而夺之牛也。元不恤。元尝游京师。谒曹王。王以其名。奏之神考。赐磨衲。号佛印。东坡滑稽于翰墨。戏为之赞。世喜传。故并记之。 赞曰。佛印种性从横。慧辨敏速。如新生驹。不受控勒。盖其材足以御侮。观其临事。护法之心深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子英(?~一一一七),号觉印,俗姓怀,钱塘(今杭州)人。年十二从希言出家,晚住建康府保宁寺,为青原下十二世,法云秀禅师法嗣。徽宗政和七年卒。事见《虎丘山志》卷七何安中撰塔铭,《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释轼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轼。字空印。得法于吴江法真。天衣怀四世孙也。说法于庐山之下。学者归之如云。沩山密印禅寺。大圆祐祖开法之地。为南国精蓝之冠。崇宁三年厄于火。一夕而烬。寺规模宏大。潭帅曾公孝蕴。谋于众。以为非名世大知识。福慧具足者。不能肩此。轼师其人乎。于是。尽礼迎致之。师亦慨然以兴复为己任。广其基构而增修之。使其壮丽称山雄深。铸万斤铜钟。涂以黄金。立大法宝藏殿。藏诸佛菩萨之言。又明年。增广善法堂之后。为雨花堂。含风而虚明。吐月而宏深。自两廊之左。绕以复屋。立库院。建堂司。大修僧堂。曰。增者人天之福田。佛祖之因地。人所见者也。嚝野深山。圣道场地。阿罗汉所住持。人所不能见。既以广延其所见。则所不见者。敢不敬乎。又刻五百尊者之像。阁而供事之。又明年。得异木于绝壑。大合抱。长倍寻。断而为三。刻净土佛菩萨之像。极其妙丽。殿于天供厨之南。又特建阁于寝室之前。奉安神宗皇帝所赐御书。阁成而东南倾。师默计曰。增万牛莫能挽。且天章神翰之所在。山君水王之所宜。谨藏而卫护之。今职弗修。是神羞也。言卒。而风雨挟屋。山岳撼动。俄而阁正。万人权呼。又明年。重修大三门。太师楚国公。为填其额。却望形胜。众峰来朝。有台自献其前。以宝积灵牙舍利。葬台之中。而建塔其上。千尺九层。荡摩云烟。诸方皆建普同塔。与僧坊相望。远不过一牛鸣地。独沩山。拘阴阳之说。谓近寺不宜为葬地。自开山迄今三百年。建塔于回心桥之南。其去寺十里。主者以远故。或不能亲临。师曰。事无大小。而断于理。从违不可苟也。僧火化。众俱临。先圣令不可违也。祸福之来。以智避就之。不可从也。遂建普同塔。于寺之西。而屋其上。又修大圆祖塔。而峙立两亭。以覆古今碑刻。圣溪庄垄亩。为比邻所吞。数世且百年。莫敢谁何。师曰。不直而归是陷人。入泥犁遣掌事执券證。诸官竟还二百亩。有玉泉住持僧。死于龙牙山。山中人不容其葬。弟子抱骨石涕。师哀之。使于沩山择地建冢塔。丛林义之。师之潜行密用之懿。时时见于与夺。然皆本于仁我。道俗化其德。政和六年。敕补住镇军之焦山。师雅意不欲东。解住持事。力辞之。归庵鸾溪之上。俄诏听还之沩山。自其始至终而还。八年之间。百废具兴。非乘愿力。何以臻此。雪窦天衣之道。至师大振。丛林归心焉。兴修。盖其游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