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麒麟
(1).指玉雕的麒麟印纽。晋书·元帝纪:“于时有玉册见於 临安 ,白玉麒麟神璽出於 江寧 。”
(2).借指符信。 宋 陆游 《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群諛更得志,后来如积薪。”
(3).传说中的神兽。《封神演义》第六九回:“ 黄天化 答曰:‘不必嘱咐。’忙上了玉麒麟出营。”
(4).对他人儿子的美称。 元 宋褧 《人月圆·诚夫兄生子名京华儿》曲:“ 神州 佳丽明光锦,生出玉麒麟。”
《漢語大詞典》:蓝绶(藍綬)
系印纽的蓝色丝带。古代常用丝带的不同颜色,标识官吏的身份和等级。蓝绶表示等级较低的官吏。 五代 齐己 《送司空学士》诗:“蓝綬乍称新学士,白衫初脱旧神仙。” 宋 苏舜钦 《送家静及第后赴官清水》诗:“白头佐邑非为晚,蓝綬还乡亦可夸。”
《漢語大詞典》:艾绶(艾綬)
系印纽的绿色丝带。 汉 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劒、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贤 注:“艾即盭,緑色,其色似艾。”后汉书·酷吏传·董宣:“以 宣 尝为二千石,赐艾綬,葬以大夫礼。”
《漢語大詞典》:螭纽(螭紐)
螭形的印纽。辽史·仪卫志三:“传国寳 秦始皇 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面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鱼鸟篆, 子婴 以上 汉高祖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帝又以其文倣 李斯 鱼虫作寳,大将五寸,皆为螭纽,其篆则 蔡京 命其子 翛 以意斅之。”
分類:印纽
《漢語大詞典》:龟印(龜印)
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语本 汉 卫宏 《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印黄金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 唐 司空曙 《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豸冠亲穀弁,龟印识荷衣。” 宋 司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蚕丛 龟印解,鶉野隼旟新。”
《漢語大詞典》:赤绶(赤綬)
古代官服上系印纽的赤色丝带。后汉书·舆服志下:“诸侯王赤綬。”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赤綬紫驳,星含露分。” 明 高启 《送董湖州》诗:“五马贵专城,花兼赤綬明。”
《漢語大詞典》:朱韨
红色的系印带子。借指仕途。 明 汤显祖 《紫箫记·留镇》:“舞楼人去落花过,歌梁燕蹴香泥堕。朱袚蹉跎,朱袚蹉跎,倚红莲幕府,从军差乐。”
《漢語大詞典》:马印(馬印)
刻作马形的印纽。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上:“五月丁巳,詔军警给璽印、传符,次给马印。” 唐 长孺 点校:“《御览》卷六八四、《册府》卷六○‘璽印’作‘雀印’,‘雀印’、‘马印’当指印纽,疑作‘雀’是。”
《漢語大詞典》:挂绶(挂綬)
谓辞官。綬,系在印纽上的丝带。 唐 元稹 《归田》诗:“ 陶君 三十七,挂綬出都门。”参见“ 挂印 ”。
《漢語大詞典》:挂印
亦作“掛印”。
(1).离任;弃官。 唐 白居易 《罢府归旧居》诗:“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迴。”《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回目:“ 袁本初 败兵折将, 关云长 掛印封金。”儒林外史第八回:“只为 寧王 反叛,弟便挂印而逃。”
(2).谓挂元帅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掛印来。”《前汉书平话》卷上:“﹝ 萧何 ﹞暗想: 韩信 未遇,吾曾举荐他掛印,东荡西除,亡 秦 灭 楚 ,收伏天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第十五回以下,则 郑和 挂印,招兵西征。”
《漢語大詞典》:槐绶(槐綬)
三公的印绶。绶,印纽丝带。借指印。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緑紱紆槐綬,黄金饰侍蝉。”
《漢語大詞典》:杓窊印
印纽刻成鸷鸟形的印。即鹰纽印。行军诏赐将帅所使用。杓窊,古契丹语。辽史·圣宗纪二:“壬寅,遣 抹只 、 谋鲁姑 、 勤德 等领偏师以助 休哥 ,仍赐旗鼓、杓窊印抚諭将校。”辽史·国语解:“杓窊印,杓窊,鷙鸟总称,以为印纽,取疾速之义。凡调发军马则用之。”参阅辽史·仪卫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