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活字版  拼音:huó zì bǎn
1.由各字模拼排的印版。字模最早为木制或铜制,今则通用铅字。简称为「活版」。
2.以活字排版印刷的版本。
《漢語大詞典》:活字合金
即铅字合金。为铸造印刷活字、铅版的重要材料,由铅、锑、锡组成。也称印刷合金、铅合金、字铅。
《漢語大詞典》:活字印刷
指由 宋 代 毕昇 发明的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方法。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仁宗 时工匠 毕昇 发明了活字印刷。”参见“ 活字 ”、“ 活版 ”。
《國語辭典》:白报纸(白報紙)  拼音:bái bào zhǐ
印报纸用的白纸。
《國語辭典》:凹版  拼音:āo bǎn
雕刻或图文部分凹入版面的印刷版。传统上以腐蚀或镌刻的方式制作,常用于印制邮票、钞票等。
《國語辭典》:凹版印刷  拼音:āo bǎn yìn shuā
印版上著墨的印纹部分凹入版面,印刷时,版面涂布油墨后,再将平面上的油墨去除,仅留凹陷部分的油墨,然后覆纸、加压,使版面低凹部分的油墨移印到纸面上,此种印刷方法称为「凹版印刷」。
《漢語大詞典》:单板计算机
简称“单板机”。制作在一块印刷板上,具有计算机功能的微型计算机。印刷板上有中央处理机、内存储器、外围设备、接口等主要部件。
《國語辭典》:抽印  拼音:chōu yìn
将书籍或刊物中部分完整的章节或段落抽取出来单独印刷。如:「请帮我抽印《礼记。学记》一百份作为大一国文的讲义」。
《國語辭典》:铅条(鉛條)  拼音:qiān tiáo
1.铅笔的笔心。
2.铅版所用的条状材料。
3.较粗的铅铁条。
《國語辭典》:铅版(鉛版)  拼音:qiān bǎn
用铅字排成的印刷版。如:「这书是铅版印刷,成本比较高。」
《國語辭典》:清样(清樣)  拼音:qīng yàng
最后一次校定的样本,或指从最后校改的印刷版上印下来的校样。
《漢語大詞典》:锲梓(鍥梓)
谓刻版印刷。 明 宋濂 《〈葬书新注〉序》:“ 彦渊 既鍥梓以传,復介学子 刘刚 请余序。”
分類:刻版印刷
《國語辭典》:绝版(絕版)  拼音:jué bǎn
出版品不再印行出版。如:「这本书已经绝版了,所以必须善加保存。」
《國語辭典》:珂罗版(珂羅版)  拼音:kē luó bǎn
一种印刷用的照相版。为英文collotype的音义兼译得名。制版时,将负片覆盖在涂有重铬酸钾感光胶的厚玻璃上,进行曝光,再浸入温水中冲洗,即成珂罗版。多用于印刷美术品、手迹和重要文献。也称为「玻璃版」。
《漢語大詞典》:刊刷
刊刻印刷。清史稿·刑法志三:“刑部将原案及法司督抚各勘语刊刷招册,送九卿、詹事、科道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