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侦察卫星(偵察衛星)  拼音:zhēn chá wèi xīng
装设有照相器材、电视、雷达、红外线等设备,对目标进行侦察,藉以获得战略情报,达成军事侦察任务的人造卫星。
《漢語大詞典》:照相侦察卫星
利用光电遥感器摄影而实现侦察地面目标的卫星。卫星选择在150~280千米的近地轨道上,以获取清晰的图像。按信息送回地面方式分为两类:(1)返回型。将对地面摄影后的胶片存贮在卫星上回收容器中,回收容器脱离运行轨道返回地面;(2)传输型。利用光电成像原理侦察摄影,再把图像信息记录在磁带上,在飞往地面台站控制区时,再将图像信息发送地面。
《漢語大詞典》:正当防卫(正當防衛)
法律用语。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的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所引起的后果,如将对方杀伤等,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國語辭典》:郑卫之音(鄭衛之音)  拼音:zhèng wèi zhī yīn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
《國語辭典》:郑声(鄭聲)  拼音:zhèng shēng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罢倡乐,绝郑声。」也称为「郑音」。
《漢語大詞典》:鄣卫(鄣衛)
同“鄣衞”。
遮蔽卫护。
分類:遮蔽卫护
《漢語大詞典》:汪锜卫国(汪錡衛國)
见“ 汪踦卫国 ”。
《漢語大詞典》:汪踦卫国(汪踦衛國)
汪踦 , 春秋 鲁国 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 齐国 的战斗中牺牲。 鲁国 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 錡 ”。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礼记·檀弓下。后因以“汪踦卫国”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 鲁迅 《花边文学·小童挡驾》:“即使到了紧要关头,也还是什么‘ 木兰 从军’、‘ 汪踦 卫国’,要推出‘女子与小人’去搪塞的。”
《漢語大詞典》:汪踦卫国(汪踦衛國)
汪踦 , 春秋 鲁国 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 齐国 的战斗中牺牲。 鲁国 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 錡 ”。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礼记·檀弓下。后因以“汪踦卫国”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 鲁迅 《花边文学·小童挡驾》:“即使到了紧要关头,也还是什么‘ 木兰 从军’、‘ 汪踦 卫国’,要推出‘女子与小人’去搪塞的。”
《國語辭典》:卫星导航(衛星導航)  拼音:wèi xīng dǎo háng
利用航海卫星发信的电波,经电子计算机演算以决定船位,并予自动记录的导航方式。
《國語辭典》:卫星通信(衛星通信)  拼音:wèi xīng tōng xìn
是一种透过转发器来传递和放大无线电通信信号的卫星,建立地面发射站与接收站间的讯息通道。通信卫星可用于电视、电话、广播、网络和军事领域。利用人造卫星作中继站,可完成极遥远距离的无线电通信。
《漢語大詞典》:卫星通信地球站
设置于地球上的卫星通信终端站。通过它与通信卫星之间进行无线电传输,实现地面、空中、海上用户之间的通信联系。由天线系统、高功率发射系统、低噪声接收系统、信道终端系统、电源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为实现用户之间通信,还设有地面接口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信息交换中心。目前,地球站正在向小型化发展。
《國語辭典》:卫星云图(衛星雲圖)  拼音:wèi xīng yún tú
气象卫星所拍摄的云层影像,为气象预报的重要参考资料。
《漢語大詞典》:卫子瑕(衛子瑕)
指 春秋 时 卫灵公 的幸臣 弥子瑕 。 明 陈所闻 《懒画眉·赠赵鹿岩二歌者三阙》曲:“半酣柔语桃花下,羞杀当年 卫子瑕 。”参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分類:卫灵公
《漢語大詞典》:卫星城镇
又称“卫星城市”。为分散市区人口和企事业单位而在大城市郊区或附近地区新建或扩建的独立的城镇。因其像卫星一样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故名。如闵行、安亭、金山、嘉定等就是上海市的卫星城镇。
《高级汉语词典》:卫星城  拼音:wèi xīng chéng
依赖大城市经济支持的一个从属地区或郊区县城
《分类字锦》:卫尉萦障(卫尉萦障)
见锦步障注按晋书石崇拜卫尉
分类: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