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卧车辙
   
遮归路

相关人物
侯霸
 
秦彭


《昭明文选》卷五十九〈墓志·碑文下·齐故安陆昭王碑文〉~2552~
攀车卧辙之恋,争涂忘远;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弥结。唐·李善注:「《东观汉记》曰:『秦彭,字国平,为开阳城门候。后拜颍川太守,老弱攀车,啼号填道。又曰:侯霸,字君房。王莽败,霸保守临淮。更始元年,遣谒者侯盛赍玺书徵霸。百姓号呼哭泣遮使者,或当道卧,皆曰:愿复留霸期年。』」
《白氏六帖》卷二十一《刺史门》
侯霸……被征,百姓攀辕卧辙,不许去。

简释

卧车辙:指地方官因治理有方而深受百姓拥戴。唐刘长卿《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


例句

悬旌风肃肃,卧辙泪纷纷。 刘商 送卢州贾使君拜命

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 刘长卿 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

攀辕人共惜,解印日无多。 岑参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 李逢吉 奉送李相公重镇襄阳

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白居易 别州民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白居易 立碑

谁论重德光青史,过里犹歌卧辙风。 萧缜 前望江曲令颂德

《國語辭典》:卧车(臥車)  拼音:wò chē
1.备有卧具以供寝息的车子。《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纪》:「乃伪云帝疾甚,徙御卧车。」
2.设有卧铺的火车车厢。也称为「寝车」。
《國語辭典》:卧铺(臥鋪)  拼音:wò pù
火车、轮船上供乘客睡觉的铺位。
《漢語大詞典》:倒载(倒載)
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唐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宋 司马光 《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从车贮酒传呼出,侧弁簪花倒载迴。”
见“ 倒载干戈 ”。
《國語辭典》:倒载干戈(倒載干戈)  拼音:dào zài gān gē
将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也作「倒置干戈」。
《國語辭典》:辎车(輜車)  拼音:zī chē
外面罩有蓬、帷幔的车子,可乘人载物。亦泛指车子。《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令县以次传。」《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传》:「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诏赐辎车、乘马。」
《國語辭典》:辒车(轀車)  拼音:wēn chē
丧车。《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也作「温车」。
《漢語大詞典》:辒辌车(輼輬車)
古代的卧车。亦用做丧车。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 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祕之。置 始皇 居輼輬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如衣车,有窗牖,闭之则温,开之则凉,故名之“輼輬车”也。”汉书·霍光传:“载 光 尸柩以輼輬车。” 颜师古 注:“輼輬本安车也,可以卧息。后因载丧,饰以柳翣,故遂为丧车耳。輼者密闭。輬者旁开窗牖,各别一乘,随事为名。后人既专以载丧,又去其一,总为藩饰。而合二名呼之耳。”北史·李穆传:“赐以石椁、前后部羽葆鼓吹、輼輬车,百僚送之郭外。”辽史·礼志二:“奉柩出殿之西北门,就輼輬车,藉以素裀。”
《漢語大詞典》:软卧
火车卧车上舒适柔软的铺位;软席卧车。例如:如果在软卧,她就会用另一种口气说话。
《漢語大詞典》:轻辌(輕輬)
有窗的轻便卧车。楚辞·九辩:“前轻輬之鏘鏘兮,后輜乘之从从。” 王逸 注引说文:“輬,卧车。” 朱熹 集注:“轻輬,车之轻而有窗者。”
分類:轻便卧车
《國語辭典》:輚辂(輚輅)  拼音:zhàn lù
卧车。《文选。班固。西都赋》:「于是后宫乘輚辂,登龙舟,张凤盖,建华旗。」
分類:卧车
《漢語大詞典》:温车(温車)
即輼车。古代的一种卧车。史记·齐太公世家:“ 桓公 之中鉤,佯死以误 管仲 ,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东周列国志》第三六回:“﹝ 文公 ﹞使 狐偃 预备温车於宫之后门,只用数人相随。”
分類:卧车
《漢語大詞典》:攀辕(攀轅)
见“ 攀辕卧辙 ”。
《國語辭典》:攀辕卧辙(攀轅臥轍)  拼音:pān yuán wò chè
挽留或眷恋贤明长官。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八。仕进类。攀辕》:「汉侯霸为临淮太守,被召,百姓攀辕卧辙愿留期年。」也作「攀车拒轮」、「攀车卧辙」、「攀辕扣马」。
《漢語大詞典》:卧辙(卧轍)
东汉 侯霸 为 淮阳 太守,征入都,百姓号哭遮使车,卧于辙中,乞留 霸 一年。见《后汉书·侯霸传》。后常用为挽留去职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三年,解 丹阳 尹,领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驹,前良取则;卧辙弃子,后予胥怨。”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解龟踰卧辙,遣骑觅扁舟。”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民戴》:“卧辙攀鞍无计策,离歌别酒众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