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傍综广深(傍综广深)
晋书虞喜传束修立德皓首不倦加以傍综广深博闻强识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班马无过(班马无过)
南史崔慰祖传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𢘤十馀事慰祖酬据精𢘤一坐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抵掌可述
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遗仪南宫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按谓王僧孺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錞于合乐(錞于合乐)
北史斛斯徵传徵博涉群书尤精三礼兼解音律乐有錞于者近代绝此器或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识徵见之曰此錞于也众弗信之徵遂依干宝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清众乃叹服徵仍取以合乐焉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强学待问(强学待问)
礼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
分类:博学
《漢語大詞典》:青藜学士(青藜學士)
指博学之士。 宋 刘克庄 《徐复除秘书少监制》:“尔昔为青藜学士,今为白头老监,岂非馆阁之嘉话,朝廷之盛举歟!”参见“ 青藜 ”。
《漢語大詞典》:青藜
(1).指藜杖。 唐 刘言史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宋 王安石 《昼寝》诗:“井径从芜漫,青藜亦倦抉。” 明 徐渭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诗之三:“ 阿宣 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
(2).三辅黄图·阁:“ 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 向 ,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説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宋 王安石 《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金莲烛,祥光普照,喜得红云飞绕,依稀似对青藜耀。” 清 陈鹏年 《冬日感怀》诗:“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
(3).借指苦读之事。 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怅怅词》词:“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颠狂合入烟花院。”
(4).借指读书人。 明 夏完淳 《军宴》诗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从 细柳 识军威。”
《分类字锦》:年少不廉(年少不廉)
梁书朱异传既长乃折节从师遍治五经尤明礼易涉猎文史兼通杂艺博奕书算皆其所长年二十诣都尚书令沈约面试之因戏异曰卿年少何乃不廉异逡巡未达其旨约乃曰天下惟有文义棋书卿一时将去可谓不廉也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破金刚石(破金刚石)
国史纂异唐贞观中有婆罗门僧言得佛齿所击前无坚物傅奕闻之谓其子曰非佛齿吾闻金刚石至坚物莫能敌惟羚羊角破之汝可往试焉叩之应手而碎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十倍猗顿(十倍猗顿)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寄袭美诗 幽埋力须掘,遗落赀必购。乃于文学中,十倍猗顿富。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世子女郎
南史贾希镜传宋孝武时青州人发古冢铭云青州世子东海女郎帝问学士鲍照徐爰苏宝生并不能𢘤希镜对曰此是司马越女嫁荀晞儿检访果然由是见遇敕希镜注郭子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识科斗书(识科斗书)
晋书束晰传时有人于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上两行科斗书传以相示莫有知者司空张华以问晰晰曰此汉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检验果然时人伏其博识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神木照狐
搜神记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猊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华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赜百家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防禦甚严丰城令雷焕字孔章来访华华以书生白之孔章曰何不呼猎犬试之乃命犬以试竟无惮色华益怒曰此必真妖也闻魑魅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惟得千年枯木照之则形立见世传燕昭王墓前华表木已经千年乃遣人伐华表使人欲至木所忽有一青衣小儿来问使曰君何来也使曰张司空有一年少来谒多才巧辞疑是妖魅使我取华表照之青衣曰老狐不智不听我言今日祸已及我其可逃乎乃发声而泣倏然不见使乃伐其木血流便将木归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涉观宪法(涉观宪法)
蔡邕太传胡公碑涉观宪法契阔文学睹皋陶之闱阃探孔子之房奥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疏锦被事(疏锦被事)
南史刘峻传峻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赉曾策锦被事咸言已罄帝试呼问峻峻时贫悴冗散忽请纸笔疏十馀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
分类:博学
《漢語大詞典》:儒林丈人
对博学儒士的尊称。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纪“於是復命讲礼记”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帝常与中护军 司马望 、侍中 王沉 、散骑常侍 裴秀 、黄门侍郎 钟会 等讲宴於东堂,并属文论。名 秀 为儒林丈人, 沈 为文籍先生。” 清 龚自珍 《汉朝儒生行》:“ 兰臺 能书 汉 朝事,不能尽书 汉 朝千百心。儒林丈人识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