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管凤苞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海宁人,字翔高,号桐南,晚号长耐老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高阳知县,以事罢归。有《读经笔记》、《三礼纂要》、《杜诗纂注》、《塞外纪行草》、《慎余堂文集》。
《国语辞典》:南管  拼音:nán guǎn
宋元以后,流行于福建、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古乐。它和古代的乐曲有密切的关系,且逐步融和了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者执拍板,伴奏乐器以琵琶为主,再配以洞箫、三弦、二弦、四块板等乐器。南管乐曲通常分为指、谱、曲三种。其音乐平和端雅,因曾在乾隆皇帝前演奏,而有御前清音的雅号。也称为「南乐」。
《国语辞典》:汾河  拼音:fén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西南管涔山,西南流于运城市万荣县北注入黄河。
《国语辞典》:八骏马(八骏马)  拼音:bā jùn mǎ
1.周穆王的八匹良马。参见「八骏」条。
2.乐曲名。为南管乐曲,属四大名谱之一,主要以器乐演奏,以八骏为题材,描绘骏马奔腾的景象,音调古朴、节奏鲜明,生动的表现骏马展足的动态。全曲由八段组成,由散板开始,继而慢板、中板、快板,最后在急速的快板高潮中结束。又名八走马。
《国语辞典》:品箫(品箫)  拼音:pǐn xiāo
福建南管所用的曲笛。也称为「横品」。
分类:福建南管
《国语辞典》:普庵咒  拼音:pǔ ān zhòu
乐曲名。在古琴曲、琵琶曲、弦索曲、南管曲中皆有相同名称的曲。〈古琴曲普庵咒〉相传为明李水南所作。全曲共分十二段,上段段末与下段段首都接以相同的曲调,反覆连绵,在琴曲中颇具特色。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使人听来身心俱静。〈琵琶曲普庵咒〉最早见于华秋蘋所编《琵琶谱》。华氏谱收有两首同名曲,一是杨廷果所作的〈小普庵咒〉,一是陈牧夫传谱的〈大普庵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