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掷筊(掷筊)  拼音:zhí jiǎo
求神问卜的仪式。筊杯通常用木头或塑胶做成二片半月的形状,掷至地面后,视其俯仰以定吉凶。如:「今天一大清早,奶奶便到庙里掷筊祈愿了。」
《漢語大詞典》:偃月刀
刀名。刀头形似半月,故名。《三国演义》第五回称 关羽 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因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器械:“偃月刀以之操习示雄,实不可施於阵也。”
《漢語大詞典》:偃月营(偃月營)
半月形的阵营。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杨阜 ﹞使从弟 岳 於城上作偃月营。” 前蜀 韦庄 《春日》诗:“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掛夕暉。”
《漢語大詞典》:偃月阵(偃月陣)
半月形的军阵。新五代史·杂传·杜重威:“ 安重荣 反, 重威 逆战於 宗城 , 重荣 为偃月阵, 重威 击之不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右翼军继步军北引而东,作偃月阵,步军居中,骑军据其两端,使贼不见首尾。”
《漢語大詞典》:偃月垒(偃月壘)
半月形的营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沔 左有 却月城 ,亦曰偃月垒, 戴监军 筑。”南史·臧焘传:“两岸筑偃月垒,水陆待之。”
《漢語大詞典》:隁月阵(隁月陣)
即偃月阵。半月形的军阵。
《国语辞典》:面月印记(面月印记)  拼音:miàn yuè yìn jì
在面部印上半月形记号。《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面月印记:武科所用射马箭之马,皆由兵部验看,在面上烙以火印,形如半月,曰面月印记。」
《国语辞典》:半月瓣  拼音:bàn yuè bàn
肺动脉由右心室离开,及主动脉由左心室离开之处的半月形膜质瓣,可阻止血液逆流回心室。
《国语辞典》:菜盒子  拼音:cài hé zi
一种北方食品。把圆薄的面皮加上菜馅后对折成半月型,入锅煎熟或烙熟。因所用的菜料多以韭菜为主,故也称为「韭菜盒子」。
《国语辞典》:月牙铲(月牙铲)  拼音:yuè yá chǎn
武器名。长柄,柄端刀刃似半月形。
《漢語大詞典》:黑白月
(1).古 印度 历法称太阴历上半月为白月,下半月为黑月,因以“黑白月”指一月。参见“ 黑月 ”。
(2).圆形似月的砚池,隔分为磨墨与盛水两部分,前者黑,后者明,故称。 宋 苏轼 《龙尾石月砚铭》:“萋萋兮雾縠石,宛宛兮黑白月。其受水也哉生明,而运墨者旁死魄。”
《漢語大詞典》:黑月
即黑分。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又法黑月八日夜,於寒林中取 母耶摩奴沙 坐其上,念诵满一万徧,彼 摩奴沙 即动耳。”云笈七籤卷六三:“经曰:十五日前为白月,阳符火木用事;后十五日为黑月,阴符金水用事。” 宋 苏轼 《留别蹇道士拱辰》诗:“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参见“ 黑分 ”。
《國語辭典》:梨花简(梨花簡)  拼音:lí huā jiǎn
演唱梨花大鼓者所执的半月形铜片。《老残游记》第二回:「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也称为「铜板」、「犁铧简」。
半月形相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种结界之一。结界之地形,由水,石,路等作半月之形。
【三藏法数】
半月形相者,谓结界之处,如半月之形也。以此处或水或路等,生势状如半月,或立石种树,以为界相也。
半月从僧教诫
【三藏法数】
谓比丘尼每月当二次,于大德比丘处求教诫法,以自策进道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