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月午
午钟
傍午
傍午
午热
停午
午门
午漏
午饭
午岁
向午
近午
午天
午醉
午前
《漢語大詞典》:月午
月至午夜。即半夜。 唐 刘禹锡 《送惟良上人》诗:“灯明香满室,月午霜凝地。”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戴孚 《广异记·蔡四》:“世间月午,即地下斋时。”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花》词:“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打磨出苗叶鲜,栽排上绵木桿。抵多少月午棃花,丈八蛇钻。”
分類:子时
《骈字类编》:午钟(午钟)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见时见下
《國語辭典》:傍午  拼音:bāng wǔ
将近中午的时候。如:「快到傍午了,大家准备用餐啰!」也作「傍晌」。
《漢語大詞典》:傍午
纵横交错。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语未已,即有黑衣数十百人继来,共坐於堂。命左右逻捕男女,无少长悉以梃敲杀之。积尸傍午,向暮尽死。”
分類:纵横交错
《骈字类编》:午热(午热)
宋 杨万里 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漢語大詞典》:停午
正午;中午。停,通“ 亭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三峡 ﹞重巖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宋 梅尧臣 《庖烟》诗:“湿薪烧尽日停午,试问霏霏何处浮。”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尝试 保和殿 ,未停午,众方执笔著想,闻有投卷者。”
分類:正午中午
《國語辭典》:午门(午門)  拼音:wǔ mén
旧日皇城的正门。为群臣待朝候旨的地方。明。叶宪祖《易水寒》第四折:「开著午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到了初六日五鼓,羽林卫士摆列在午门外,卤簿全副设了,用的传胪的仪制,各官都在午门外候著。」
《漢語大詞典》:午漏
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 唐 姚合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宋 欧阳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輒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 元 胡三省 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
分類:午时滴漏
《國語辭典》:午饭(午飯)  拼音:wǔ fàn
中午进用的饭食。《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吃过午饭,开了后门出来,河沿上望望。」《老残游记》第一六回:「二人洗脸,歇了片刻就吃午饭,饭毕,已两下多钟。」
《漢語大詞典》:午岁(午歲)
干支纪年法逢“午”之年。十二生肖午属马,即马年。魏书·崔浩传:“今兹害气在 扬州 ,不宜先举兵,一也;午岁自刑,先发者伤。”
《國語辭典》:向午  拼音:xiàng wǔ
接近中午。《西游记》第三三回:「才说话时,只好向午,这怎么就黄昏了?」也作「晌午」。
《漢語大詞典》:近午
接近正午时间。 元 贡师泰 《巡按松州》诗:“云叶繽纷雪弄花,小营近午却排衙。”
《漢語大詞典》:午天
中午。 宋 程颢 《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望花,一本作“傍花”。 清 曹寅 《集馀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午天一梦空花碎,处处飞鸿印爪泥。”
分類:中午
《骈字类编》:午醉
宋 陆游 赠竹十韵 凉生尊斝消午醉,声撼窗扉惊昼眠。
《國語辭典》:午前  拼音:wǔ qián
正午十二点钟以前。如:「他们清早搭车北上,大约午前可到达目的地。」
分類:上午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