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十二分休
见水丰注
分类:屯田
《漢語大詞典》:十二分野
我国古代星占学的迷信观点认为,人间祸福同天上星象有联系,因根据星辰的十二缠次(后亦根据二十八宿)将地上的州、国划分为十二个区域,使两者相对应,并根据某一天区星象的变异来预测、附会相应地区的凶吉。这种划分,在天称“十二分星”,在地称“十二分野”。其对应情况为:星纪( 扬州 , 吴 越 )、玄枵( 青州 , 齐 )、娵訾( 并州 , 卫 )、降娄( 徐州 , 鲁 )、大梁( 冀州 , 赵 )、实沉( 益州 , 晋 )、鹑首( 雍州 , 秦 )、鹑火( 三河 , 周 )、鹑尾( 荆州 , 楚 )、寿星( 兖州 , 郑 )、大火( 豫州 , 宋 )、析木( 幽州 , 燕 )。参阅周礼·春官·保章氏 郑玄 注、晋书·天文志上
《分类字锦》:十二和乐(十二和乐)
辽史乐志唐十二和乐辽初用之豫和祀天神顺和祭地袛永和享宗庙肃和登歌奠玉帛雍和入俎接神寿和酌献饮神太和节升降舒和节出入昭和举酒休和以饭正和皇后受册以行承和太子以行
分类:作乐
《漢語大詞典》:十二级台风(十二級颱風)
强台风。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 艾青 《在浪尖上》诗:“ 韩志雄 经受了烈火的锻炼,经受了十二级台风的考验,是属于伟大时代的青年,是政治风暴浪尖上的海燕。”
《漢語大詞典》:十二监(十二監)
明 代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各有掌印太监一员。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皇 明 祖训所载,设立内府衙门,职掌品级,立法垂后,亦尽善尽美……按内府十二监:曰司礼、曰御用、曰内官、曰御马、曰司设、曰尚宝、曰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綬、曰直殿、曰都知。”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國語辭典》:十二金钗(十二金釵)  拼音:shí èr jīn chāi
1.金钗,古代妇女的发饰,借指贵妇。十二金钗比喻众多的姬妾。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誇,十二金钗独相向。」明。陈与郊《昭君出塞》:「压倒三千粉黛,惊回十二金钗。」
2.红楼梦中的十二名女子。指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等十二位。
《國語辭典》:十二金牌  拼音:shí èr jīn pái
金牌,宋代用来传递赦书或最紧急命令的金字牌。十二金牌指宋秦桧以一日十二道金牌,召回正与金作战的岳飞回京。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后用以形容情况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漢語大詞典》:十二金人
指 秦始皇 统一中国后,销毁天下兵器而铸成的十二个铜人。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元 陈孚 《博浪沙》诗:“一击车中胆气豪, 祖龙 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
《漢語大詞典》:十二阑干(十二闌干)
曲曲折折的栏杆。十二,言其曲折之多。 宋 张先 《蝶恋花》词之一:“楼上东风春不浅,十二阑干,尽日珠帘捲。” 清 陈廷焯 《蝶恋花》词:“镇日双蛾愁不展,隔断中庭,羞与郎相见。十二阑干閒倚遍,凤釵压鬢寒犹颤。”
《分类字锦》:十二螺髻
君山志君山在洞庭湖中又名湘山状如十二螺髻
分类:天下名山
《漢語大詞典》:十二脉(十二脈)
即十二经脉。《素问·阴阳别论》:“ 黄帝 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歧伯 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王冰 注:“十二脉,谓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之脉也。”
分類:十二经脉
《漢語大詞典》: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族传统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广泛流传于 天山 南北各地。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多样,节奏生动,曲调极为丰富。建国后,根据著名艺人 吐尔地阿洪 (1881-1956年)演唱的录音,记谱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一书,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原意为“最高的位置”,转义为“大型套曲”;也可能来自波斯语muq歌加突厥语an歌。
《分类字锦》:十二棋卜
异苑十二棋卜出自张文成受法于黄石公行师用兵万不失一逮至东方朔密以占众事自此以后秘而不传晋宁康初襄城寺法味道人忽见一老公著黄皮衣竹筒盛此书以授法味无何失所在遂复传流于世云
分类:杂占
《國語辭典》:十二生肖  拼音:shí èr shēng xiào
以十二种动物,分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也称为「十二肖」、「十二属」。
分類:十二生肖
《漢語大詞典》:十二肖
亦称“ 十二生肖 ”。即十二相属。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十二相属:“天禽地曜,分直於天,以纪十二辰,而以七曜统之,此十二肖之所始也。”昆曲十五贯第七场:“鼠乃十二生肖之首,岂不是造祸之端么?”
《漢語大詞典》:十二时虫(十二時蟲)
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录》:“南海有毒虫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为十二时虫。一日一夜,随十二时变其色。乍赤乍黄,亦呼为篱头虫。传云:伤人立死。既潜噬人,急走於藩篱之上,望其死者亲族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