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吕(中呂)  拼音:zhōng lǚ
1.音乐上指十二律之第六律。也作「仲吕」。
2.词曲宫调的六宫之一。中吕所属曲牌,据九宫大成谱所载,包括北曲五十六支及南曲一百四十四支。
《漢語大詞典》:太蔟
亦作“ 太簇 ”。
(1).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国语·周语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淮南子·时则训》:“律中太蔟,其数八。” 清 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太簇长八寸,积六百四十八分。”
(2).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吕氏春秋·音律:“太蔟之月,阳气始生,草木繁动。” 高诱 注:“太蔟,正月。”
《國語辭典》:旋宫(旋宮)  拼音:xuán gōng
秦汉以前音阶排列的方法。古代以十二律配七音,十二律轮流作宫调的主音,称为「旋宫」。
《漢語大詞典》:秋律
古人以四季与十二律相配,因称秋季为秋律。 南朝 齐 王融 《寒晚敬和何徵君点》:“疎酌候冬序,閒琴改秋律。” 唐 孟郊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诗:“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 唐 李贺 《送沈亚之歌》:“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王琦 汇解:“《月令》:孟秋之月,律中夷则;仲秋之月,律中南吕;季秋之月,律中无射。以秋月为秋律本此。”
《國語辭典》:七始  拼音:qī shǐ
古人把十二律中的七律说成七始,以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七始华始,肃倡和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
《漢語大詞典》:律本
律吕之本,指黄钟。古以黄钟为十二律之本,其余十一律皆据之以生。汉书·律历志上:“﹝ 黄帝 ﹞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鐘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 颜师古 注:“可以生之,谓上下相生也,故谓之律本。”宋史·乐志六:“黄钟者,阳声之始,阳气之动也,故其数九……及断竹为管,吹之而声和,候之而气应,而后数始形焉。均其长,得九寸;审其围,得九分;积其实,得八百一十分。长九寸,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是为律本,度量权衡於是而受法,十一律由是损益焉。”参阅吕氏春秋·古乐
《漢語大詞典》:元声(元聲)
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古人定十二律以黄钟之管为基准,故名黄钟为元声。 明 庄元臣 《叔苴子内篇》卷六:“喉音宫,舌音徵,齿音商,牙音角,唇音羽,此又元声之变也。”
《漢語大詞典》:七均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称为“七均”。隋书·音乐志中:“ 译 遂因其所捻琵琶,絃柱相饮为均,推演其声,更立七均。”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三:“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参见“ 七音 ”。
《國語辭典》:七音  拼音:qī yīn
1.声韵学上指唇、舌、牙、齿、喉、及半舌、半齿的七种发音。
2.音乐上的七声。参见「七声」条。
《漢語大詞典》:叶律
合乎节令。古人以十二律管与十二月相配,故称。《梁书·武帝纪下》:“兼以风云叶律,气象光华,属览休辰,思加奬劝。”
《漢語大詞典》:纳音(納音)
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相合为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参阅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清 钱大昕 《纳音说》
《國語辭典》:七声(七聲)  拼音:qī shēng
音乐的七声,中国古时分为宫、商、角、徵、羽及变徵、变宫;西洋则分为Do、Re、Mi、Fa、Sol、La、Si 。也称为「七音」。
《國語辭典》:圜钟(圜鍾)  拼音:yuán zhōng
夹钟,为十二律吕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圜钟六变,函钟八变,黄钟九变。」
分類:十二律
《漢語大詞典》:百钟(百鐘)
即林钟。古乐十二律之一。《淮南子·时则训》:“﹝季夏之月﹞律中百鐘。” 高诱 注:“百鐘,林鐘也。是月阳盛阴起,生养万物,故曰百鐘。”参见“ 林钟 ”。
《漢語大詞典》:林钟(林鍾)
(1).古乐十二律之一。十二律有六律六吕,林钟为六吕之一。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音徵,律中林钟。” 郑玄 注:“林钟者,黄钟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长六寸,季夏气至,则林钟之律应。”史记·律书:“林钟者,言万物就死,气林林然。” 清 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林钟长六寸,积四百八十六分。”
(2).指农历六月。吕氏春秋·音律:“林钟之月,草木盛满,阴将始刑。” 高诱 注:“林钟,六月。”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六月谓之林钟何?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
(3).钟名。左传·襄公十九年:“ 季武子 以所得於 齐 之兵作林钟而铭 鲁 功焉。” 孔颖达 疏:“是言度律以长短,然后铸钟,钟声应律,遂以律名钟。此钟声应林钟,故以林钟为名。”
《漢語大詞典》:阴六(陰六)
(1).指十二律中的六吕。汉书·律历志上:“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鐘,二曰南吕,三曰应鐘,四曰大吕,五曰夹鐘,六曰中吕。”
(2).道教谓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阳九,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故百六亦称阴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即阴六。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则有龟负龙擎,文籍其阳九阴六; 共 触 愚 移,倾缺其天枢地轴。”
(3).厄运或灾害。 北齐 李清 《造报德像碑》:“阳九作沴,濡足於 尧 季;阴六为灾,授手於 汤 日。”
《漢語大詞典》:函钟(函鐘)
亦作“ 函鐘 ”。 十二律之一,即林钟。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 郑玄 注:“函钟,一名林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宫声当在姑洗徵之后,南吕羽之前,中间唯函钟当均,自当以函钟为宫也。” 明 陈子龙 《方泽》诗:“函鐘鼓至玄,金枝照凝碧。”参见“ 十二律 ”。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