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祛湿(祛濕)
中医学用语。消除湿邪的统称。分化湿、利湿、燥湿等法。
《國語辭典》:截肢  拼音:jié zhī
四肢的某一部分发生严重病变或受到创伤而无法医治时,把这一部分肢体切割掉,以防危及全身。
《漢語大詞典》:厥证(厥證)
中医学病症名。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逾时苏醒的病症。有以六经脉形症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见《素问·厥论》。又有暴厥、寒厥、热厥、尸厥、薄厥、煎厥等名称。见《素问·厥论》,又《大奇论》,又《生气通天论》等篇。也指四肢寒冷。见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后来又有痰厥、食厥、气厥、血厥、蛔厥、暑厥之分。
《漢語大詞典》:厥逆
(1).中医学病症名。指手足厥冷。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下利清榖,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絶。”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
(2).中医学病症名。指胸腹剧痛,两足暴冷,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的病症。参阅《灵枢·癫狂》
(3).中医学病症名。指久久头痛的一种。参阅《素问·奇病论》
《漢語大詞典》: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的医科大学。校址在北京。前身为协和医学堂,后数易其名,一度停办,1979年复校,改名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改现名。设有医学、护理和医学实验技师等专业。医学专业学制为八年。
《漢語大詞典》:阴痔(陰痔)
中医学名词。妇女病症,阴中突出有肉者。《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阴痔》:“阴中突肉名阴痔。”注:“妇人阴中有肉突出者,名曰阴痔,俗称茄子疾也。流黄水者易治,流白水者难治。”参见“ 阴挺 ”。
《國語辭典》:阴挺(陰挺)  拼音:yīn tǐng
1.女性生殖器的一部分。参见「阴蒂」条。
2.中医上指妇女阴中有物突出如阴茎状的病。
《漢語大詞典》:阴维(陰維)
中医学名词。奇经八脉之一。阴维主里,有维系联络在里诸阴经的作用。循行路线是:起于诸阴经之交会处,上沿腿内侧,上抵小腹部,沿胁肋,上贯胸膈,到咽部的两旁会合,上行头面,至顶前的头额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受其脉书上下经” 张守节 正义引《八十一难》:“奇经八脉者,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蹻,有阴蹻,有衝,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者,皆不拘於经,故云奇经八脉也。”参阅 明 李时珍 奇经八脉考
《漢語大詞典》:阴脱(陰脱)
(1).暗中解脱。史记·游侠列传:“﹝ 朱家 ﹞既阴脱 季布 之阸,及 布 尊贵,终身不见。”
(2).中医学名词。妇女阴疮病之一。《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妇人阴疮》:“阴脱,忧思太过生。”注:“如阴户开而不闭,痒痛出水者,名为阴脱,由忧思太过所致。”
《國語辭典》:阴挺(陰挺)  拼音:yīn tǐng
1.女性生殖器的一部分。参见「阴蒂」条。
2.中医上指妇女阴中有物突出如阴茎状的病。
《漢語大詞典》:疫痢
中医学病症名。指传染性强而症情严重的痢疾。主要症状为:发热、呕吐、下痢脓血,日夜无度,腹痛,里急后重。
《漢語大詞典》:主诉
医学上指病人对自我感觉最痛苦的病情的简要叙述
主要的诉讼
《漢語大詞典》:照片子
指X光医学摄影检查技术。例如:有没有骨折,照片子以后才能确定。
《漢語大詞典》:疰夏
中医学名词。通常指夏季身倦、体热、食少等症状。
《漢語大詞典》:支饮(支飲)
中医学名词。指水饮留滞胸膈,以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浮肿、吐白色泡沫痰。《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痰饮咳嗽》:“支饮者,饮后水停於胸,欬逆碍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水肿状,即今之停饮喘满不得卧之病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痰饮》:“喘咳面肿,不得卧,此饮留於肺,名曰支饮也。”
《漢語大詞典》:支结(支結)
中医学用语。谓体内感到有物结聚。《〈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少阳病〉》:“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注:“支结者,即心下侧之小结也。”又集注引 方有执 曰:“支结,言支饮摶聚而结也。”参见“ 支饮 ”。
《漢語大詞典》:支饮(支飲)
中医学名词。指水饮留滞胸膈,以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浮肿、吐白色泡沫痰。《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痰饮咳嗽》:“支饮者,饮后水停於胸,欬逆碍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水肿状,即今之停饮喘满不得卧之病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痰饮》:“喘咳面肿,不得卧,此饮留於肺,名曰支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