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天竺
指古 印度 。古代 印度 的区域分为 东天竺 、 南天竺 、 西天竺 、 北天竺 、 中天竺 五大部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西藏 ﹞在 五天竺 之东,非古佛国也。”亦省作“ 五天 ”。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大师至性淳一,天姿贞素……故能 五天 重跡,百 越 稽首。” 宋 林逋 《诗魔》:“此魔降不得,珎重 五天 人。”
《漢語大詞典》:鞠室
古代蹴鞠的区域、场所。汉书·霍去病传“而 去病 尚穿域躢鞠也” 颜师古 注引 汉 服虔 曰:“﹝穿域﹞穿地作鞠室也。” 晋 陆机 《鞠歌行》序:“《汉宫閤》有 含章 鞠室, 灵芝 鞠室。”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 洛阳 宫鞠室灾。” 胡三省 注:“鞠室者,画地为域以蹴鞠,因以名室。”
《国语辞典》:林班  拼音:lín bān
为林务经营管理方便,在林中依天然地形线或人工线而划分的森林区域,是林地区划的最小单位。
《国语辞典》:住民  拼音:zhù mín
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如:「这个社区的住民相互合作,共同维护居住环境的品质。」
《國語辭典》:防地  拼音:fáng dì
防守的地区或地段。
《漢語大詞典》:坛域(壇域)
设坛的区域。引申为界限,范围。《淮南子·诠言训》:“天下皆流,独不离其坛域。”南齐书·礼志上:“而坛域中间,并无更立宫室。”
《漢語大詞典》:惟垣
汉 王莽 时所称九州内外区域名之一。参见“ 惟藩 ”。
《漢語大詞典》:惟藩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寧,宗子维城。”维,一本作“ 惟 ”。 王莽 时仿古代六服,以“惟城”、“惟寧”、“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称九州内外区域。《汉书·王莽传中》:“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公作甸服,是为惟城;诸在侯服,是为惟寧;在采、任诸侯,是为惟翰;在宾服,是为惟屏;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为惟藩: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参见“ 六服 ”。
《国语辞典》:围篱(围篱)  拼音:wéi lí
围绕某区域,使之与外界隔开的篱笆。如:「爷爷在后院做了一道围篱,以防止家禽跑出去。」
《国语辞典》:乌梁海(乌梁海)  拼音:wū liáng hǎi
为朵颜、泰宁、福馀三卫区域或部族的统称。译自女真语。散居于阿尔泰山、唐努山、黑龙江南北,而居俄属西伯利亚者尤多。明末先后服属喀尔喀、准噶尔及俄罗斯;清时分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及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三部。也称为「兀良哈」、「兀良合」。
《国语辞典》:绕境(绕境)  拼音:rào jìng
在一定的区域绕转行动。如:「妈祖绕境是台湾民间重要的宗教活动。」也作「绕境」。
分类:区域行动
《漢語大詞典》:渔沧(漁滄)
近海可捕鱼的区域。 清 周亮工 《怀顾与治》诗:“天风吹屴崱,海月满渔沧。”
《漢語大詞典》:色标
为了标志的目的而使用的任一颜色系统(例如标志工厂的危险区域)
《漢語大詞典》:路境
路途的境况。指一个区域的交通、地理位置。《水浒传》第四一回:“虽然如此,只是无人识得路境,不知他地理如何。” 蔡东藩 《前汉通俗演义》第六八回:“前将军 赵信 ,本是 匈奴 小王,降 汉 封侯,自恃路境素熟,踊跃直前。”
《漢語大詞典》:厢长(廂長)
旧时主管一厢行政之官吏。厢,城内外近城地区的基层行政区域。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二折:“一壁厢説与厢长,一壁厢报与坊正。”
《國語辭典》:雪线(雪線)  拼音:xuě xiàn
山区终年积雪不融的最低高度。雪线的高低与纬度、季节、坡向有关。如赤道附近的雪线比两极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