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文匣
放公文的匣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一·放告》:“收状已完……门子接置文匣内,俟转堂时,连匣带进内衙。”
分類:公文匣子
《漢語大詞典》:献纳函(獻納函)
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 蜀 主以 张业 、 王处回 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
《漢語大詞典》:匣椟(匣櫝)
匣子和柜子。泛指盛物的器具。椟,木匣;木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断圭碎璧,足为匣櫝之珍。博识君子,或有取焉。”
《漢語大詞典》:匣屉儿(匣屜兒)
匣子中供放置物品的扁平器物,中空无盖,可拿出。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 安太太 便把那枝九连环从匣屉儿上抽下来就带在头上。”
《国语辞典》:韫椟藏珠(韫椟藏珠)  拼音:yùn dú cáng zhū
将珠宝收藏在匣子里。比喻怀才退隐。元。施惠《幽闺记》第三一出:「酒家眠,权休息,韫椟藏珠隐尘迹,万里前程在咫尺。」
《国语辞典》:韫椟待价(韫椟待价)  拼音:yùn dú dài jià
将东西收藏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且韫椟以待价,踵颜氏以行止。」也作「韫玉待价」。
《国语辞典》:韫椟未酤(韫椟未酤)  拼音:yùn dú wèi gū
收藏在匣子里尚未出售。比喻怀才退隐。汉。刘桢〈处士国文甫碑〉:「不计治萃,名与殊路,知我者希,韫椟未酤。」
《国语辞典》:行匣  拼音:xíng xiá
盛食物的匣子,便于外出或旅行时携带。
《国语辞典》:手匣  拼音:shǒu xiá
一种可以随身携带,装盛名片等的匣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汪秀才叫从人掇一个手匣过来,取出那张榜文来。」
《国语辞典》:屉儿(屉儿)  拼音:tì ér
1.装在床上、椅上或窗上可以用来隔层的片状物。如:「椅子屉儿」。也称为「屉子」。
2.器物所附的匣子,可以推入或拉出,并能存放东西。也作「屉子」。
《国语辞典》:扶手匣  拼音:fú shou xiá
随身携带放东西的小匣子。《初刻拍案惊奇》第一一回:「徐公许诺,轻轻收过银子,亲放在扶手匣里面。」也称为「扶手」。
《国语辞典》:卡式  拼音:kǎ shì
为英语cassette的音译。原为法语匣子之意,泛指装珠宝、文件、胶捲、打字带等的小盒子。今则多指以匣为使用单位的录音带或录影带。相对于盘式而言。如:「卡式录音带」。
《国语辞典》:墨厨(墨厨)  拼音:mò chú
装墨的匣子。
分类:匣子
《國語辭典》:骨殖匣  拼音:gǔ zhí xiá
盛装骨灰的匣子。《孤本元明杂剧。哭孝存。第四折》:「我将这引魂幡执定在手中摇,我将这骨殖匣轻轻的自背著。」
《漢語大詞典》:匙匣
藏放钥匙的匣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到衙门》:“门子捧起匙匣印牌各钥,随进交内衙。”
分類:钥匙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