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荷兰王国(荷兰王国)  拼音:hé lán wáng guó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国名。欧洲西北部的立宪王国,东界西德,南接比利时,西、北部濒北海,全境地势低平,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地区低于海平面,为著名的低地国。面积四万一千一百六十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五百万。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政府所在地为海牙(Hague)。主要信仰为天主教、基督教。荷兰语为正式官方语言。西元一八一四年脱离法国,获得独立。币制为Euro。简称为「荷兰」。
《国语辞典》:枫丹白露(枫丹白露)  拼音:fēng dān bái lù
法兰西斯一世在今法国北部塞纳──马恩省城(巴黎东南六十五公里)所建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枫丹白露城,该城以独特而优雅的风格著名。
《国语辞典》:佛蒙特州  拼音:fó méng tè zhōu
Vermont
州名。位于美国东北部,面积二万四千八百八十七平方公里,人口约四十七万一千,首府为蒙特派利尔。以产乳酪、砂糖及大理石著名。工业产品有机械、电器、金属制品、印刷等,矿产有石林、石绵。
《国语辞典》:格但斯克  拼音:gé dàn sī kè
Gdańsk
1.位于波兰中北部的省分,濒波罗的海,输出品有谷类、木材及煤等。
2.城市名。为波兰中北部格但斯克省省会,濒但泽湾,为陆空运输与造船业的中心。旧名「但泽」。
《国语辞典》:喀布尔河(喀布尔河)  拼音:kā bù ěr hé
Kabul River
河川名。发源于阿富汗东北部的兴都库什山,注入印度河,全长七百公里,五百六十四公里在阿富汗境内。
《国语辞典》:喀什米尔(喀什米尔)  拼音:kā shí mǐ ěr
Kashmir
地名。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山区。自古为印度平原、中亚或西藏连结线上的交通孔道。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自西元一九四七年以后,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互争统治权。气候高爽,以产羊毛织物著名。
《国语辞典》:卡拉卡斯  拼音:kǎ lā kǎ sī
Caracas
城市名。委内瑞拉的首都,位于国境北部,海拔一○三○公尺。市区建设宏伟,具现代色彩,是航空要冲。
《国语辞典》:拉多加湖  拼音:lā duō jiā hú
Ladoga Lake
湖泊名。位于苏俄欧洲部分的西北部,面积一万八千一百三十平方公里,为欧洲最大的湖泊。有沃尔霍夫河、斯维尔河、武奥克萨河注入,通波罗的海和白海。在南部开辟了运河水路,富水产。也称为「拉多拉湖」。
《国语辞典》:拉脱维亚(拉脱维亚)  拼音:lā tuō wéi yà
Latvia
国名。波罗的海三小国之一。位于欧洲北部。参见「拉脱维亚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兰阳平原(兰阳平原)  拼音:lán yáng píng yuán
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平原。由兰阳溪冲积而成,面积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清嘉庆年间,由福建漳州人吴沙率众来此开垦,成为宜兰县境内最早开发的地区。如:「宜兰头城镇是兰阳平原上最早开发之地。」
《国语辞典》:加尔达湖(加尔达湖)  拼音:jiā ěr dá hú
Garda Lake
湖泊名。位于义大利北部,面积三百七十平方公里,为义大利最大的湖泊。
《国语辞典》:黄淮平原(黄淮平原)  拼音:huáng huái píng yuán
地名。包括河北省全部、山东省西部、河南省大部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主要由黄、淮两河冲积而成,北隔黄河河道与海河平原相邻。地形平坦,大多为海拔五十公尺左右,为中国大陆重要的农业区。盛产小麦、棉花、杂粮及温带水果。
《国语辞典》:青海湖盆地  拼音:qīng hǎi hú pén dì
地名。位居青康藏高原东北部,牧草丰美,藏、回、蒙胞畜牧盛行,羊和马是主要畜产,青马素负盛名,羊毛集中在西宁后外运,称为「西宁毛」。
《国语辞典》:撒哈拉沙漠  拼音:sā hā lā shā mò
Sahara Desert
地名。位于非洲北部的大沙漠,北起亚特拉斯山,南至苏丹,西起大西洋岸,东至尼罗河,面积九百零六万五千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沙漠,气候燥热。
《国语辞典》: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拼音:pó yáng hú píng yuán
地名。在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边境,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系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鄱等水冲积而成的湖滨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