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家务事(家務事)  拼音:jiā wù shì
1.家中的日常事务。如:「她经常帮忙做家务事。」也作「家务」。
2.家庭中所争执的事。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我有句话苦劝你,则咱这家务事不许外人知。」《红楼梦》第五五回:「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简称为「家务」。
《漢語大詞典》:义务劳动(義務勞動)
无报酬的劳动。
分類:报酬劳动
《國語辭典》:游手好閒(遊手好閒)  拼音:yóu shǒu hào xián
游荡贪玩,无所事事的样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我打你个游手好閒、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红楼梦》第六五回:「便有那游手好閒,专打听小事的人,也都去奉承贾琏,乘机讨些便宜。」也作「游手好閒」。
《漢語大詞典》:庄稼活(莊稼活)
农业生产工作(多指田间劳动)。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 李庆藩 《拖拉机开进高家村》:“在庄稼活上头,有什么不通的事,谁不去找他!”
《國語辭典》:拽把扶犁(拽欛扶犁)  拼音:zhuài bà fú lí
从事农业活动,以种田为业。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他他他从小里,他他他不务老实,便把那鎗儿棒儿强温习,偏不肯拽把扶犁,常只是抛了农器演武艺。」也作「拽耙扶犁」。
《漢語大詞典》:种植园奴隶制
指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建立的、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农场制度。早期使用白人契约奴,后以西欧殖民者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代替。从事向欧洲出口的农产品生产。该奴隶制到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颁布后被废除。
《國語辭典》:职业病(職業病)  拼音:zhí yè bìng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长期工作于噪音之中,容易发生职业性耳聋;从事采矿作业,容易发生尘肺症等。
《漢語大詞典》:运动系统
人类从事劳动和运动的器官。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國語辭典》:沾体涂足(霑體塗足)  拼音:zhān tǐ tú zú
身体浸湿,脚也沾满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劳苦。《国语。齐语》:「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
《國語辭典》:战表(戰表)  拼音:zhàn biǎo
用来挑战或宣战的文书。如:「战表已发,战争难以避免。」
《漢語大詞典》: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的对称。指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贬值。即:一是由于生产同样机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使原有固定资产的价值降低而引起;二是由于新技术的采用,社会能生产出新的、具有更高效率的机器,而使旧机器贬值。一般可在预测技术进步趋势的前提下,通过缩短使用年限、实行加速折旧得到补偿。
《漢語大詞典》:误工(誤工)
指未能参加生产劳动而耽误的劳动日。 高晓声 《极其简单的故事》:“建池的瓦工费用,由大队负担,生产队还补贴二十个建池误工。”
《漢語大詞典》:五一节
即“国际劳动节”。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二十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1889年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决定以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漢語大詞典》:体力劳动(體力勞動)
主要靠体力进行的生产劳动。《诗刊》1978年第2期:“倒车镜,照人心,机手心里一盏灯,前辈体力劳动苦,变做马达力无穷。”
《漢語大詞典》:呀许(呀許)
集体劳动歌呼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顿时乱纷纷,呀许之声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