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作屋
工匠劳作之所。 王统照 《刀柄》:“这是作屋中 二月 那孩子的欢叫声,他楞了楞,一口吹灭了烟灯。”
分類:工匠劳作
《漢語大詞典》:疾作
(1).努力劳作。庄子·至乐:“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韩非子·显学:“耕者则重税,学士则多赏,而索民之疾作而少言谈,不可得也。”艺文类聚卷三五引 汉 王褒 《僮约》:“勤心疾作,不得遨游。”
(2).谓疟疾发作。孟子·离娄下:“ 子濯孺子 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 孙奭 疏:“今日我疟疾发作,不可以执弓而敌之,我必死矣。”
《國語辭典》:负戴(負戴)  拼音:fù dài
背上负著东西,头上也顶著东西。比喻劳役之事。《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
《漢語大詞典》:作士
新莽 时官名。掌刑法。汉书·百官公卿表:“廷尉, 秦 官,掌刑辟…… 王莽 改曰作士。”
称从事劳作的工匠人等。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校尉 陈勋 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 句容 中道。”
《國語辭典》:农工(農工)  拼音:nóng gōng
1.农业与工业。《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2.农民和工人。《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息二千,百万之家则二十万,而更徭租赋出其中。」
3.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
《國語辭典》:作息  拼音:zuò xí
工作与休息。唐。白居易〈偶作〉诗二首之二:「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
《漢語大詞典》:作剧(作劇)
(1).劳作勤苦。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剧,得获者少。”
(2).戏弄,开玩笑。 宋 陈师道 《送晁无咎守蒲中》诗:“的桃作剧聊同俗,遇事当前莫后几。” 元 方回 《六十五春寒吟》:“老眼闲中子细看,天公作剧故多端。”
(3).表演戏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每求作剧,輒辞不知。”
《漢語大詞典》:分灯(分燈)
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字 稚圭 ,勤学而无烛,隣舍有烛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女徐吾:“ 齐 女 徐吾 者, 齐 东海上贫妇人也,与隣妇 李吾 之属会烛相从夜绩。 徐吾 最贫而烛数不属。 李吾 与其属曰:‘ 徐吾 烛数不属,请无与夜也。’ 徐吾 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餘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后因以“分灯”谓借用他人灯烛余光以读书劳作。 唐 于鹄 《题邻居》诗:“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元 郭钰 《江路》诗:“炊烟晨减米,乞火夜分灯。”
《國語辭典》:工程  拼音:gōng chéng
1.工夫、工作。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只怕睡著了误了工程。」
2.关于制造、建筑、开矿、发电、兴修水利等,有一定计画的工作进程。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原是一起工程之时就画了各处的图样,量准尺寸,就打发人办去的。」《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见上次高家堰开了口子之后,虽然赶紧的合了龙,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
《漢語大詞典》:董役
(1).监督劳作。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中:“ 丁 之董役也,昼夜不息,每画一拱,燃蜡炬一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汪端明:“时 德寿宫 建房廊於市廛,董役者不识事体,凡门闔輒题 德寿宫 字,下至委巷厕溷皆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梁廷栋传》:“建恩洲社学以振文风,董役劝捐,不辞劳瘁。”
(2).正其事理。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文者,表而已矣, 三代 之采物也;辞者,所以董役, 秦 汉 之训詔也。”
《漢語大詞典》:宫事
(1).古代指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的事务,如女工、养蚕及其他室内劳作等。仪礼·士昏礼:“父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夙夜毋违命。’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陆德明 释文:“则姑命妇之事。”大戴礼记·夏小正:“妾子始蚕。先妾而后子,何也?曰:事有渐也。言自卑事者始。执养宫事。执,操也;养,长也。” 王聘珍 解诂:“宫,蚕室也。事,谓蚕事。”
(2).谓太子宫中的有关事宜。新唐书·李勣传:“ 晋王 为皇太子,授詹事,兼左卫率,仪同中书门下三品。帝曰:‘吾儿方位东宫,公旧长史,以宫事相委,勿以资屈为嫌也。’”
《漢語大詞典》:马磨(馬磨)
用马拉磨。谓辛苦劳作。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少与从弟 劭 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 劭 为郡功曹,排摈 靖 不得齿敍,以马磨自给。” 宋 陆游 《明日自和》:“二顷元知未易求,不如马磨学 文休 。” 清 赵翼 《遣兴》诗之三:“始知马磨卑栖处,少踏人间险几重。” 章炳麟 《箴新党论》:“若夫 汝南 许劭 ,名有臧否人伦之鉴,而与其兄 许靖 不协,摈之马磨,则明知朋党相倾,不足以洽人望久矣。”
《漢語大詞典》:手力
(1).亲手劳作。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於是咸共嘉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林 少单贫。虽贫,自非手力,不取之於人。”
(2).人手,劳力。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一顷收花,日须百人摘,以一家手力,十不充一。”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作麴、浸麴、炊、酿,一切悉用河水;无手力之家,乃用甘井水耳。”
(3).古代官府中担任杂役的差役小吏。宋书·孔琳之传:“尚书令省事 倪宗 又牵威仪手力,击臣下人。”唐六典·尚书户部·度支郎中“内外百官家口应合递送者,皆给人力车牛” 唐 李林甫 等注:“一品手力三十人,车七乘,马十匹,驴十五头。”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胥吏:“ 宋 时差役有衙前散从、承符、弓手、手力……承符、手力、散从以供驱使,今皁隶、快手、承差之类。”
(4).指手力资。 唐 陆贽 《贞元改元大赦制》:“内外官禄俸钱、手力、杂给等,委中书门下度支,即参详定额闻奏。”旧唐书·回纥传:“时帑藏空虚,朝官无禄俸,随月给手力,谓之资课钱。”参见“ 手力资 ”。
《漢語大詞典》:手力资(手力資)
唐 代一种非正式俸禄的补贴。 唐 代配给官员劳役,服役者如不当班,可缴代役金,或由度支部 门 拨钱发给。 唐 李肇 翰林志:“度支月给手力资四人,人钱三千五百。”
《國語辭典》:普请(普請)  拼音:pǔ qǐng
中国禅宗集结僧众一起劳动,称为「普请」。
《漢語大詞典》:罢民(罷民)
(1).不从教化、不事劳作之民。周礼·秋官·司圜:“掌收教罢民。”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罢民谓恶人不从化、为百姓所患苦而未入五刑者也。”周礼·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教罢民。” 郑玄 注:“民不愍作劳,有似於罢。”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一:“老去头衔更何有,从今祇合号罢民。”
(2).疲困之民。吕氏春秋·适威:“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3).谓使民疲劳。左传·昭公四年:“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晏子春秋·杂上十七:“年充众和而伐之,臣恐罢民弊兵,不成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