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助学(助學)  拼音:zhù xué
帮助人求学。如:「助学贷款」、「要不是有这么多的助学方案,他恐怕无法完成学业。」
《國語辭典》:助学金(助學金)  拼音:zhù xué jīn
帮助他人求学的补助金。如:「每年教育部都会提供一大笔助学金,鼓励博、硕士研究生从事研究。」
分類:学生
《国语辞典》:助学贷款(助学贷款)  拼音:zhù xué dài kuǎn
政府贷款给清寒学生,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如:「助学贷款的设立,使得很多家境较差的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漢語大詞典》:勤工助学(勤工助學)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人民日报》1985.7.26:“近年来,大中学生中的‘勤工’活动,已不是为了‘俭学’,而是为了‘助学’。从自强自立这一点上看,‘勤工助学’比过去的‘勤工俭学’是一个进步。”《解放日报》1985.12.7:“一年来,复旦大学已有两千多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经济收入。”参见“ 勤工俭学 ”。
《漢語大詞典》:勤工俭学(勤工儉學)
(1).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做工,把所得的工资作为学习的费用。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以后一段时间,到 法国 留学的一些青年所采取的一种求学形式。
(2).我国某些学校采取的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一定的劳动,以劳动收入作为办学资金的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