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拂衣  拼音:fú yī
1.甩动衣袖,以示不悦或发怒。《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
2.振拂其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3.归隐。宋。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國語辭典》:拂袖  拼音:fú xiù
1.振动衣袖,表示不悦或愤怒。《宋史。卷二八五。刘沆传》:「奉使契丹,馆伴杜防强沆以酒,沆沾醉拂袖起,因骂之,坐是出知潭州。」
2.拂动衣袖。南朝梁。元帝〈玄圃牛渚矶碑〉:「花飞拂袖,荷香人衣。」
《漢語大詞典》:振袂
挥动衣袖。仪礼·聘礼:“公东南乡,外拂几三;卒,振袂中摄之,进西乡。” 胡培翚 正义引 敖氏 曰:“振袂,去尘也。”后多形容出行时的动作。 宋 叶适 《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千里犹行,振袂无前。” 明 张居正 《送张襄之归新喻》诗:“ 幽 燕 倦为客,振袂思故乡。”
《漢語大詞典》:奋袂(奮袂)
挥动衣袖。常用来形容奋发或激动的状态。《淮南子·氾论训》:“举天下之大义,身自奋袂执鋭。” 晋 刘伶 《酒德颂》:“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明史·余懋学传:“稍有规正,輒奋袂而起,恶声相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亡者。”
《漢語大詞典》:奋袖(奮袖)
亦作“ 奋褎 ”。 挥动衣袖。常用以表示情绪激动。汉书·杨恽传:“拂衣而喜,奋褎低卬。” 颜师古 注:“褎,古衣袖字。” 北周 王褒 《高句丽》诗:“倾盃覆盌漼漼,垂手奋袖婆娑。”明史·赵贞吉传:“ 贞吉 奋袖大言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 清 王晫 今世说·容止:“兴至,蒲博争道,独酌引满,呼小僮挝鼓奏伎,奋褎激昂,大噱不止。”
《漢語大詞典》:挥袖(揮袖)
(1).挥动衣袖。奋起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寄颜云霄间,挥袖凌虚翔。” 晋 左思 《吴都赋》:“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昏;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2).犹挥手。表示告别。 唐 郑谷 《阙下春日》诗:“ 秦 楚 年年有离别,扬鞭挥袖 灞陵桥 。”
《漢語大詞典》:移孔
移动衣带之孔,以示身瘦。 南朝 梁 沈约 《与徐勉书》:“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國語辭典》:揄袂  拼音:yú mèi
垂手衣内而行。《庄子。渔父》:「须眉交白,被发揄袂。」
《國語辭典》:抖搂(抖摟)  拼音:dǒu lou
1.振动衣物,使附著的东西落下来。如:「把衣服上的灰尘抖搂乾净。」也作「抖落」。
2.揭开、宣布隐密的事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不料给当面抖搂亮了,也只得三一三十一,合那两个,每人六百六十六的平分。」
3.浪费,耗尽钱财。如:「他把父亲的遗产全抖搂光了!」
4.任意责骂。《金瓶梅》第九四回:「姐姐几时大了,就抖搂起人来?」
5.受凉。《红楼梦》第九七回:「姑娘的身上不大好,起来又要抖搂著了。」
《漢語大詞典》:揎拳舞袖
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又有一班猛勇驍悍之辈,揎拳舞袖,説强夸胜,自称好汉。”
《国语辞典》:拂衣而去  拼音:fú yī ér qù
心中愤怒,甩动衣袖而离去。《周书。卷四二。刘璠传》:「璠曰:『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也!』遂拂衣而去。」也作「拂袖而起」、「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