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摇 → 颻飖搖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牵动(牽動) 拼音:qiān dòng
因有连带关系,一处动则其他地方也跟著动。如:「牵动大局」。《三国演义》第六七回:「今我若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淝,牵动其势,操必勒兵南向矣。」
《漢語大詞典》:撼摇
摇动,动摇。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温公 薨於位,而 元丰 餘党以先政撼摇宰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 莲 益怜之,阴使生狎抱之,而撼摇亦不得醒。” 臧克家
《伟大的交响》诗:“救亡的洪流,撼摇得地动。”
《國語辭典》:刁刁 拼音:diāo diāo
动摇的样子。多用以形容草木。《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晋。郭象。注:「调调、刁刁,动摇貌也。」明。
唐顺之 诗:「翳翳孤村景,刁刁众木吟。」
《漢語大詞典》:摇树(摇樹)
谓动摇根本。
《北齐书·幼主纪论》:“佞阉处当轴之权,婢媪擅迴天之力……持瓢者非止百人,摇树者不唯一手。”
《漢語大詞典》:推荡(推盪)
见“ 推盪 ”。
亦作“ 推荡 ”。
(1).推移。“八卦相盪” 三国 魏 韩康伯 注:“相推盪也。言运化之推移。” 宋
王曾 :“纵阴阳之推盪,我质难移。”
(2).推动摇荡;振荡。
《太平广记》卷一一○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观其鏁械,如觉缓解,有异於常,聊试推荡,摧然离体。” 清
黄宗羲 《钱圯轩七十寿序》:“近颇矜慎,而文亦波澜推盪。”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游泰西花园记》:“於疎篁密棘中,插鞦韆一架,上贯双緪,挽棠木小舟,中坐一少年客,洋人推荡以为戏。” 郭沫若
《女神·岸上》:“海湾中喧豗着的涛声,猛烈地背后推荡。”
《漢語大詞典》:感移
谓动摇之使其改变。感,通“ 撼 ”。:“所以营或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秦二世》:“奸人欲夺君柄者,必先荧惑其耳目,感移其心意。”
《國語辭典》:荡志(蕩志) 拼音:dàng zhì
排遣心志。《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漢語大詞典》:惊摇(驚摇)
(1).谓急剧动摇。 元
陈孚 《潇湘八景·远浦归帆》诗:“水波忽惊摇,大鱼乱跳舞。” 元
陈孚 《博浪沙》诗:“一击车中胆气豪, 祖龙 社稷已惊摇。”
(2).惊慌动摇。 清 铭岳
《拿盐枭》诗:“手扶荆棘血淋漓,目眩厓壁心惊摇。”
《漢語大詞典》:摇夺(摇奪)
因外力影响而动摇改变决心。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书》:“聪明盖世,刚健篤生,卓然不为千圣所摇夺者,未可遽以与我共学此也。” 清
方苞 《读〈王风〉》:“故降至 春秋 ,篡弑攘夺接跡於诸夏之邦,而王室则无之,以众心之不可摇夺也。”
《漢語大詞典》:刁调(刁調)
(1).动摇貌。多形容草木。
《镜花缘》第八八回:“眇孤蓬之振根兮,每刁调而难住。”
(2).形容风声。 清
梅曾亮 《陈石士先生文》:“波水四伏,山声刁调。”参见“ 刁刁 ”。
《國語辭典》:刁刁 拼音:diāo diāo
动摇的样子。多用以形容草木。《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晋。郭象。注:「调调、刁刁,动摇貌也。」明。
唐顺之 诗:「翳翳孤村景,刁刁众木吟。」
《国语辞典》:杌隉 拼音:wù niè
动摇不安。形容危险。《书经。秦誓》:「邦之杌隉,曰由一人。」汉。孔安国。传:「杌隉,不安,言危也。」也作「兀臬」、「兀臲」、「阢隉」。
《漢語大詞典》:夺移(奪移)
(1).夺此移彼;转移。
《后汉书·献帝纪论》:“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 晋
曹摅 《感旧诗》:“ 廉 藺 门易轨, 田 竇 相夺移。”
(2).动摇改变。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
《新唐书·赵彦昭传》:“ 彦昭 顾己处外,恐权宠夺移,不悦。”
《國語辭典》:薄弱 拼音:bó ruò
单薄柔弱。如:「意志薄弱」。汉。王充《论衡。气寿》:「寿短始生而死,未产而伤,禀之薄弱也。」南朝宋。
谢灵运 〈〉:「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
《漢語大詞典》:磐固
如磐石般稳固。形容不可动摇。
《魏书·刑罚志》:“以帝宗磐固,周布於天下,其属籍疏远,荫官卑末,无良犯宪,理须推究。” 宋
范仲淹 :“儻相府思变其道,与国家磐固基本,一旦王道復行,使天下为富为寿数百年,由今相府致君之功也。” 清
林则徐 《尖沙嘴涌添建炮台折》:“官涌偏南一山,前有石排一段,天生磐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