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百尺竿头(百尺竿頭)  拼音:bǎi chǐ gān tóu
百尺竿的顶端。比喻达到极高的境界,多用来勉励人的成就虽达登峰造极的境地,仍须努力上进。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元。张养浩〈折桂令。功名百尺竿头〉曲:「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乾休。」也作「百丈竿头」、「万丈竿头」。
《國語辭典》:褫革  拼音:chǐ gé
1.旧时黜革生员,必先剥夺其功名与章服,称为「褫革」。《聊斋志异。卷二。红玉》:「生既褫革,屡受梏惨,卒无词。」《儒林外史》第九回:「但查本人系廪生挨贡,不便追比,合详请褫革,以便严比。」
2.革除。如:「褫革职务」。
《漢語大詞典》:褫衿
剥去衣冠。旧时生员等犯罪,必先由学官褫夺衣冠,革除功名之后,才能动刑拷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姚安:“ 宫翁 忿质官。官收 姚 ,褫衿苦械。”
《漢語大詞典》:传圭袭组(傳圭襲組)
谓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明 宋濂 《送黄仲恭赴官馀姚序》:“士君子非以传圭袭组为难,能世其德业为难。”
《漢語大詞典》:庆成宴(慶成宴)
(1).古代皇帝祭祀、封禅礼毕时,庆贺成功的筵宴。明史·庆成王济炫传:“ 庆成王 济炫 , 晋恭王 子。其生也, 太祖 方御庆成宴,因以为封。”
(2).庆贺功名成就的筵宴。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恰巧今日舅太太先凑了这等一席庆成宴,料着他一定兴会淋灕的快饮几杯。”
《國語辭典》:劈叉  拼音:pǐ chā
一种体操、武术、舞蹈等的动作,两腿朝前后相反方向分开,而后臀部著地。
《漢語大詞典》:十年窗下无人问(十年窗下無人問)
谓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南渡后,疆土狭隘,止 河南 、 陕西 ,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入仕……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岂不闻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信有之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你为甚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只图一举成名天下知。”
《國語辭典》:十年寒窗  拼音:shí nián hán chuāng
形容长期闭门苦读。如:「他历尽十年寒窗,终于成为闻名的学者。」《彭公案》第一九二回:「论文备读五车书,曾受十年寒窗苦。」也作「十年窗下」。
《漢語大詞典》:双桂联芳(雙桂聯芳)
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元 施惠《幽闺记·衣锦还乡》:“且喜双桂联芳,已遂凌云之志。” 明 邵璨 《香囊记·分歧》:“兄弟双桂联芳,擢居首选。”参见“ 折桂 ”。
分類:兄弟功名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漢語大詞典》:卖剑买琴(賣劍買琴)
谓无意功名,志在归隐。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卖剑买琴,鬭瓦输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