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题柱志(題柱志)
指求取功名荣显的壮志。 宋 薛季宣 《和贾簿》:“未酬题柱志,终不羡 相如 。”亦作“ 题桥志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辣浪 相如 ,薄情 卓氏 ,因循堕了题桥志。”参见“ 题桥柱 ”。
《漢語大詞典》:题桥柱(題橋柱)
汉 司马相如 初离 蜀 赴 长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桥 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駟马,不过汝下也!”事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 清 赵翼 《芸浦中丞复奉命来抚江南以诗即赠》:“似偿少日题桥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 题桥 ”、“ 题柱 ”。 唐 苏颋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宋 苏轼 《复改科赋》:“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
《漢語大詞典》:猎名(獵名)
猎取功名;猎取名声。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督抚促臣应召赴京。臣自念臣母年逾七旬,属岁多病……如臣猎名违母,则其始进已乖。” 清 曾国藩 《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
《漢語大詞典》:青霄翼
高翔云霄的羽翼。比喻获取功名或高位的才能。 宋 陈亮 《念奴娇·送戴少望参选》词:“瀛海无波,玉堂有路,稳着青霄翼。”
《國語辭典》:白身人  拼音:bái shēn rén
平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多保道:『兄长不过是白身人,便弄上一个显官,又无四壁倚仗,到彼地方,未必行得去。』」
《漢語大詞典》:沈名
沉迷功名。 宋 曾慥 类说卷七引《海棠记》:“ 唐 无名氏《仙传拾遗》:有道士谓 颜真卿 曰:‘子觉可度世,不宜沉名宦海。’”
分類:沉迷功名
《漢語大詞典》:揽桓须(攬桓須)
晋 谢安 功名盛极时,遭到构陷,见疑于 晋 孝武帝 。一天, 孝武帝 命 桓伊 吹笛, 桓伊 吹完一曲以后,又抚筝而歌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在座的 谢安 感动得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鬚曰:‘使君於此不凡!’” 孝武帝 也面有愧色。见《晋书·桓伊传》。后用为忠而见疑的典故。 宋 苏轼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 汉 节,犹喜揽 桓 须。”
《漢語大詞典》:仙人桂
旧时称举进士为折桂,因以“仙人桂”借指科举功名。 宋 王禹偁 《送鞠评事宰兰溪》诗:“科名旧捷仙人桂,县界遥看婺女星。”参见“ 仙桂 ”。
《漢語大詞典》:仙桂
(1).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称之为“仙桂”。语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宋 无名氏 《大圣乐·初夏》词:“轻紈举,动团圆素月,仙桂婆娑。”
(2).喻指科举功名。 宋 无名氏 《百字歌·寿张簿》词:“才华拔萃,早宜仙桂高折。”参见“ 仙人桂 ”。
《漢語大詞典》:凤毫(鳳毫)
毛笔的美称。借指功名。 宋 王圭 《呈景彝偶书》诗:“一从奉詔银臺路,下马成诗夺凤毫。”
分類:毛笔功名
《漢語大詞典》:白夹
1.白色夹衣。
2.旧时平民的服装。亦借指无功名的士人。
《漢語大詞典》:衣顶(衣頂)
清 代标志功名等级的衣服和顶戴。亦借指功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学院﹞勒令即刻将 弥轩 驱逐出院,又把那肄业生衣顶革了。”
《漢語大詞典》:惭邓禹(慚鄧禹)
南朝 齐 王融 急于功名,自认为很有声望,想在三十岁内就做到公卿,结果只做了中书郎,因此曾抚案而叹:“为尔寂寂, 邓禹 笑人。”见南齐书·王融传南史·王融传。按, 东汉 邓禹 二十四岁就封侯,故云。后以“惭邓禹”指因功名迟暮而感叹。 宋 陆游 《病后衰甚非篮舆不能出门感叹有赋》:“寂寂岂惟惭 邓禹 ,厌厌更觉类 曹蜍 。”
《漢語大詞典》:名荫(名蔭)
封建时代因先世功名而使子孙受庇荫得官爵。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今也任职……学科举,挂名荫,计级而升,循途而进,无不可为者,何贤何不肖,何君子何小人之有哉!”
《國語辭典》:敲门砖(敲門磚)  拼音:qiāo mén zhuān
取砖块,将门打开,门既得入,砖便无用。故用敲门砖来比喻任何用作进身之阶,随后即便丢弃的东西。尤指藉以谋取名位的学问或学历而言。《孽海花》第三回:「你们真变了考据迷了,连敲门砖的八股,都要详徵博引起来。」也作「敲门石」。
《漢語大詞典》:科目儒
指追求科举功名的读书人。 元 刘埙 《补史十忠诗·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國語辭典》:谈笑封侯(談笑封侯)  拼音:tán xiào fēng hóu
在谈笑之中就获封侯爵。语本唐。杜甫 复愁诗一二首之六:「胡虏何曾盛,干戈不肯休。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形容取得功名十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