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39,分9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恶来多力
掌中无力
毫发皆帝力
力挽天河
举力田
万斛龙文笔力
老尽力
力牧
力穷鲁缟
力士推山
力士脱靴
力障狂澜
人力将天胜
神仙谪
嵬坡留锦袜
典故
恶来多力

相关人物
恶来


《史记》卷五《秦本纪》
「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晏子春秋》曰:『手裂虎兕。』」

例句

恶来多力,飞廉善走。 李瀚 蒙求

典故
上掌
 
君王掌上
 
掌上人
 
掌上怜
 
掌上承恩
   
掌上轻
 
掌中托
 
掌中无力
 
掌中看
  
掌中行
 
掌中轻
 
掌中飞燕
 
汉后身轻
 
汉宫舞腰
 
皇后舞
 
纤腰掌上
 
舞掌轻
 
赵后身轻
 
轻身舞
 
转纤腰
  
静婉舞
 
飞燕掌中娇
 
飞燕身轻
 
飞燕轻

相关人物
张净琬
 
赵飞燕


《梁书》卷三十九〈羊侃列传〉~56~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穷极奢靡。有弹筝人陆太喜,著鹿角爪长七寸。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舞。又有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敕赉歌人王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
《白氏六帖》卷十八〈舞〉
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例句

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徐凝 汉宫曲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 李咸用 婕妤怨

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 李山甫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杜牧 遣怀

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武平一 妾薄命

汉皇若遇红儿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三十一

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 聂夷中 大垂手

愁来自觉歌喉咽,瘦去谁怜舞掌轻。 韩偓 偶见

典故
毫发皆帝力

相关人物
张敖


《汉书》卷三十二〈张耳陈馀列传·陈馀〉~839~
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旦暮自上食,体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骂詈,甚慢之。赵相贯高、赵午年六十馀,故耳客也,怒曰:「吾王孱王也!」说敖曰:「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皇帝甚恭,皇帝遇王无礼,请为王杀之。」敖齧其指出血,曰:「君何言之误!且先王亡国,赖皇帝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皆帝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等十馀人相谓曰:「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背德。且吾等义不辱,今帝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典故
一生江海客
 
乾坤整顿了
 
力挽天河
 
壮士挽天河
 
天河洗甲兵
 
挽银河仙浪
 
整顿乾坤
 
河汉洗戎兵
 
洗清兵甲
 
洗甲挽天河
 
银河水剪甲兵都洗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洗兵马〉【案:原注。收京后作。】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捷书夜报清昼同】【捷书夕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胡儿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案:郭子仪领朔方军。屡破贼。拔卫州。进围邺城。】。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案:回纥以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喂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案:山在平凉县西。】。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案:广平王俶。】功大心转小,郭相【案:中书令郭子仪。】谋深古来少【郭相谋猷古来少】。司徒【案:李光弼加检校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案:王思礼迁兵部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南飞觉有安枝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紫驾正耐烟花绕】。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鸡鸣问寝龙蛇晓】。攀龙附凤势莫当【攀龙附凤世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案:加封蜀郡、灵武元从功臣。肃宗独厚郭湜、李辅国辈。】。汝等岂知蒙帝力【汝等岂知象帝力】,时来不得誇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案:谓杜鸿渐。肃宗至平凉。鸿渐悉录军资储廥上之。上喜曰。灵武。吾之关中。卿乃萧何也。】,幕下复用张子房【案:时张镐代房琯为相。故下专言之。】。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案:谓李泌。时求归衡山。】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词人角撰清河颂】【词人解撰清河颂】【词人角撰河清颂】【案:时杨炎辈争献灵武受命、凤翔出师颂之类。】。田家望望惜雨乾,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典故
举力田


《汉书》卷二〈惠帝纪〉~90~
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
典故 
万斛龙文笔力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病中赠张十八〉
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逢逢。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扶几导之言,曲节初摐摐【案:音窗。】。半途喜开凿,派别失大江。吾欲盈其气,不令见麾幢。牛羊满田野,解旆束空杠。倾尊与斟酌,四壁堆罂缸。玄帷隔雪风,照炉钉明釭。夜阑纵捭【案:音摆。】阖,哆口疏眉厖。势侔高阳翁,坐约齐横降【案:音杭。】。连日挟所有,形躯顿?【案:音滂。】肛。将归乃徐谓,子言得无哤【案:音厖。】。回军与角逐,斫树收穷庞。雌声吐款要,酒壶缀羊腔。君乃昆崙渠,籍乃岭头泷。譬如蚁蛭微,讵可陵崆㟅。幸愿终赐之,斩拔蘖与桩。从此识归处,东流水淙淙。
典故
念老马
 
老尽力

相关人物
田子方(魏文侯)


汉·韩婴《韩诗外传》
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御者曰:「故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之也。」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例句

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杜甫 病马

典故
相关人物
力牧
 
黄帝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6~
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班固曰:『力牧,黄帝相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 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黄帝因著《占梦经》十一卷。』」

例句

曾无力牧御,宁待雨师迎。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典故
力穷鲁缟
  
强弩末


《史记》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286~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彊,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许慎曰:「鲁之缟尤薄。」
《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列传·韩安国〉~2402~
安国曰:「不然。臣闻用兵者以饱待饥,正治以待其乱,定舍以待其劳。故接兵覆众众,伐国堕城,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彊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夫盛之有衰,犹朝之必莫也。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驱,难以为功;[五]从行则迫胁,衡行则中绝,疾则粮乏,徐则后利,不至千里,人马乏食。兵法曰:『遗人获也。』意者有它缪巧可以禽之,则臣不知也;不然,则未见深入之利也。臣故曰勿击便。」
典故
力士推山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三〈扬雄·蜀王本纪〉~44~
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无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号曰石牛。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张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黑帝也。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
典故
力士脱靴

相关人物
李白
 
杨玉环(杨贵妃)
 
高力士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李白〉~5762~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脩,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简释

力士脱靴:指狂傲不羁、蔑视权贵。唐贯休《古意》:“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

典故
力障狂澜
 
障狂澜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韩愈列传〉~496~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予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烧膏油以继晷,常矻矻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迨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为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典故
人力将天胜


《逸周书》卷三〈文传〉~940~2~
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莫春,在鄗,召太子发曰:「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吾厚德而广惠,忠信而志爱。人君之行,不为骄侈,不为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为民爱费。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之长;不卵不●,以成鸟兽之长;畋猎唯时,不杀童羊,不天胎童牛,不服童马,不驰不骛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土可犯,材可蓄,润湿不谷,树之竹苇莞蒲,砾石不可谷,树之葛木,以为絺绤,以为材用。故凡土地之閒者,圣人裁之,并为民利,是以鱼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山林以遂其材,工匠以为其器,百物以平其利,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土多民少,非其土也;土少人多,非其人也。是故土多发政,以漕四方,四方流之,土少安帑而外其务,方输。夏箴曰:中不容利,民乃外次。开望曰:土广无守可袭伐,土狭无食可围竭。二祸之来,不称之灾。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之?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国无兼年之食,遇天饥,百姓非其有也。戒之哉!弗思弗行,祸至无日矣。明开塞禁舍者,其取天下如化,不明开塞禁舍者,其失天下如化。人各修其学而尊其名,圣人制之,故诸横生,尽以养从生,从生尽以养一丈夫。无杀天胎,无伐不成材,无堕四时,如此者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有五年之积者霸,无一年之积者亡,生十杀一者物十重,生一杀十者物顿空。十重者王,顿空者亡。兵强胜人,人强胜天,能制其有者,则能制人之有,不能制其有者,则人制之。令行禁止,王之始也。出一曰神明,出二曰分光,出三曰无适异,出四曰无适与,无适与者亡。」《注》:「胜天,胜天有命。」
典故
神仙谪
  
谪仙人
 
谪仙春梦
 
谪仙狂
 
谪仙赋
 
谪仙风采
 
谪仙魂

相关人物
李白
 
杨玉环(杨贵妃)
 
贺知章
 
高力士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二〈对酒忆贺监二首〉
〈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殁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诗云:「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李白〉~5762~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典故
嵬坡留锦袜

相关人物
杨玉环(杨贵妃)
 
高力士


《杨太真外传》卷下
(天宝)十五载六月,潼关失守。上幸巴蜀,贵妃从。至马嵬……抚妃子出于厅门,至马道北墙口而别之,使力士赐死……力士遂缢于佛堂前之梨树下。……妃子死日,马嵬?得锦袎袜一只。相传过客一玩百钱,前后获钱无数。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上身
指女子轻盈善舞的体态。 唐 罗隐 《赠妓云英》诗:“ 钟陵 醉别十餘春,重见 云英 掌上身。”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中舞
指体态轻盈的舞蹈。 唐 武平一 《妾薄命》诗:“正悦掌中舞,寧哀《团扇诗》。”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娇啼婉转,作掌中舞。”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静婉腰
指纤柔善舞的腰肢。 前蜀 牛峤 《柳枝》词之三:“金覊白马临风望,认得 羊 家 静婉 腰。” 清 吴伟业 《听朱乐隆歌》之四:“谁画 张 家 静婉 腰,轻綃一幅美人蕉。”参见“ 静婉 ”。
《漢語大詞典》:静婉
梁书·羊侃传:“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採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儛人 张浄琬 ,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儛。”后因以“静婉”指代歌舞能手。 唐 唐彦谦 《汉代》诗:“艷词传 静婉 ,新曲定 娇嬈 。” 唐 温庭筠 《题柳》诗:“香随 静婉 歌尘起,影伴 娇嬈 舞袖垂。” 清 唐孙华 《某公挽诗》:“ 龟年 擪絃管, 静婉 斗腰肢。”
分類:歌舞能手
《國語辭典》:扛鼎  拼音:gāng dǐng
举鼎。形容力气很大。《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漢語大詞典》:力牧
传说为 黄帝 之臣。相传 黄帝 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寤而叹曰:“夫千钧之弩,异力能远者也;驱羊数万群,是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 力 名 牧 者哉?”于是依占而求之,得 力牧 于大泽,用以为将。见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有道家《力牧》二十二篇,《兵书略》有阴阳家《力牧》十五篇。皆依托之作。
《國語辭典》:强弩之末(強弩之末)  拼音:qiáng nǔ zhī mò
强弩射出的箭,到射程尽头,已经没有力道。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参见「彊弩之末」条。《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分類:强弩发出
《國語辭典》:谪仙(謫仙)  拼音:zhé xiān
称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有如自天上被谪居人世的仙人。如汉朝东方朔、唐朝李白、宋朝苏轼等都曾被称誉为「谪仙」。《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李白〈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才识》:「苏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远,真谪仙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