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月韵》:削罚(削罚)
江淹文缀机剟贼轻章削罚迹去繁奓情归素一
《漢語大詞典》:削格
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庄子·胠箧:“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於泽矣。”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削格所以施罗网也。”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削格、罗落,皆所以遮要禽兽……削格即阱擭之擭也。”
分類:机关
《漢語大詞典》:削免
削除。后汉书·赵典传:“且 高祖 之誓,非功臣不封。宜一切削免爵土,以荐旧典。”
分類:削除
《漢語大詞典》:削损(削損)
削减。晋书·姚泓载记:“今 关中 兵马足距 晋 师,岂可未有忧危先自削损也。” 宋 叶适 《绍兴府新置二庄记》:“城堞营署无不敝缺,聘问燕饗无不削损。”
分類:削减
《漢語大詞典》:削刑
犹严刑。《韩诗外传》卷一:“故 吴起 削刑而车裂, 商鞅 峻法而支解。”
分類:严刑
《漢語大詞典》:削削
(1).纤弱貌。 唐 元稹 《夜池》诗:“荷叶团团茎削削,緑萍面上红衣落。”
(2).陡峭貌。《西游记》第四八回:“巧石山头,削削尖峰排玉笋。”
(3).凛冽貌。 蒋光慈 《在黑夜里--致刘华同志之灵》诗:“阴云遮蔽了光明的太阳,在北风削削的 静安寺路 上,一个刚出病院的少年行走着。”
《漢語大詞典》:添削
增添或删削。指文字的增减。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自编的集子里的有些文章,和先前在期刊上发表的,字句往往有些不同,这当然是作者自己添削的。” 郭沫若 《蒲剑集·由“墓地”走向“十字街头”》:“ 司马迁 引用古书,总爱加以添削,是学术界所通认的事。”
《漢語大詞典》:纤削(纖削)
纤细瘦削。 明 梁辰鱼 《寄妓》曲:“宫眉细蹙,楚腰纤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方灯下构一文,闻窗隙有声,忽一手探入。疑为盗,取铁如意欲击;见其纤削如春葱,瑟缩而止。”
《漢語大詞典》:削约(削約)
(1).犹削减。仪礼·士丧礼“牢中旁寸” 汉 郑玄 注:“牢读为楼。楼谓削约握之中央以安手也。” 贾公彦 疏:“云削约者,谓削之使约少也。”
(2).稀疏细小貌。 宋 周紫芝 《虞美人·西池见梅作》词:“短墙梅粉香初透,削约寒枝瘦。”
《漢語大詞典》:载削(載削)
记载和删削。引申为编纂。 唐 刘知几 《〈史通〉序》:“尝以载削餘暇,商榷史篇。”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此皆私狥笔端,苟衒文彩,嘉辞美句,寄诸简册,岂知史书之大体,载削之指归者哉?”
《漢語大詞典》:蹙削
国土缩小,国力削弱。魏书·冯文通传:“ 世祖 又詔 乐平王 丕 等讨之,日就蹙削,上下危惧。”
《漢語大詞典》:焚削
犹销毁。东观汉记·樊重传:“﹝ 樊重 ﹞临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债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
分類:销毁
《漢語大詞典》:褫削
谓革除官职。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 周琮 ﹞为三司使,亦以罪去; 李奉世 继为之,而 奉世 又謫。皆不缘三司职事,悉以他坐褫削。”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靖康 间 俞 停废, 栋 犹以武功大夫为 浙东 副总管,遂终其身,不復褫削。”
《漢語大詞典》:孤削
(1).独立挺拔。红楼梦第五十回:“其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
(2).犹孤峭。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下》:“孤削已甚者,必不与福为邻;刻划太过者,每至与德相戾。”参见“ 孤峭 ”。
分類:独立挺拔
《國語辭典》:孤峭  拼音:gū qiào
性情不随流俗。《隋书。卷七八。艺术传。萧吉传》:「吉性孤峭,不与公卿相沉浮,又与杨素不协,由是摈落于世,郁郁不得志。」
《韵府拾遗 药韵》:横削(横削)
王祯诗层磴横削高为梯举手扪之足始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