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割削
(1).削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 鼂错 是也。”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今强敌在前,唯患众少,不应割削见力,置无用之地。”
(2).犹切割。 汉 王充 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
(3).犹剥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卿等司计,当以公正为心,无事割削,致害民而伤和气。”
《漢語大詞典》:锄削(鋤削)
犹削除。 唐 韩愈 《董府君墓志铭》:“太师之平 汴州 ,年考益高,挈持维纲,锄削荒纇。”
分類:削除
《高级汉语词典》:削白  拼音:xiāo bái
削去皮革的肉面使其厚度均匀
《漢語大詞典》:削缝(削縫)
犹缝纫。韩非子·难二:“ 管仲 善制割, 宾胥无 善削缝, 隰朋 善纯缘,衣成,君举而服之。”
分類:缝纫
《漢語大詞典》:削阶(削階)
贬降官阶。 唐 崔湜 《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序:“ 景龙 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 江州 员外司马。”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下》:“ 萧復 以擅发京畿观察使储粟,削阶停职。”
分類:贬降官阶
《漢語大詞典》:削绝(削絶)
全部削除。《宋书·晋熙王燮传》:“患萌防渐,危机须断,便可还其本家,削絶蕃秩。”
分類:削除
《漢語大詞典》:削落
犹削除。 前蜀 杜光庭 《刁子赵太尉阳平化醮词》:“臣某削落灾危,蠲销罪咎,六亲蒙福,九祖生天。”
分類:削除
《漢語大詞典》:削长(削長)
窄长。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八:“然后,迎接我的,是一张中年商人的脸,削长,尖瘦,布满了利欲的皱纹。”
《漢語大詞典》:削剥
(1).刮削。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有二十韵》:“徵求皮肉尽,枯骨待削剥。”
(2).谓侵蚀。 清 魏源 《筹河篇上》:“其实今隄不及十分之二,不曰汛水淤垫,则曰风日削剥,以盖其偷减。”
分類:刮削侵蚀
《漢語大詞典》:削劖
刻削雕凿。 宋 文同 《赠日新禅师》诗:“大朴本无痕,巧者强削劖。”
分類:刻削雕凿
《漢語大詞典》:家削
周 代,大夫采地与公邑土地交错相间,凡离国都二百里外、三百里内的大夫采地称为家削。
《漢語大詞典》:三削
古代天子对诸侯考绩,无功者即予削黜。一削地,二削爵,三削而地尽,合称三削。见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必有功於民,乃得保位,故有考绩、黜刺、九锡、三削之义。”
《國語辭典》:切削  拼音:qiē xiāo
切割削治。如:「厨师将胡萝卜切削成各种不同的花样。」
《漢語大詞典》:恤削(卹削)
形容衣服裁制合体。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曳独茧之褕袣,眇阎易以恤削。”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恤削,如言刻画作之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戌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卹削”。
形容衣服裁制合体。卹,也写作“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衯衯裶裶,扬袘卹削。”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晏 曰:“戌削,裁制貌也。”
《漢語大詞典》:削刀
(1).书刀。释名·释兵:“书刀,给书简有所刊削之刀也。封刀、铰刀、削刀,皆随时用作名也。” 毕沅 疏证:“削刀即书刀。”
(2).泛指刮削用的刀具。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于是他勇猛的站了起来,摸出削刀,刮去了五株大松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