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刺丝鞭(刺丝鞭)  拼音:cì sī biān
古代富有人家招女婿时,以丝鞭作为标的物,刺丝鞭即表示接受亲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五二出》:「彩楼直下刺丝鞭,将谓喜欢接取。」也作「接丝鞭」。
《国语辞典》:胡雕刺  拼音:hú diāo cì
胡攀乱扯。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你这短命贼,怎将我来胡雕刺,迭配去别处官司。」
分类:杨显之
《国语辞典》:倒流刺  拼音:dào liú cì
手指旁的皮肤,因乾燥而裂起如刺。如:「我的手常常会有倒流刺出现,做事常会刮到,很不方便。」也作「倒拉刺」。
《国语辞典》:犯刺儿(犯刺儿)  拼音:fàn cì ér
故意寻衅,撒赖凌人。
《国语辞典》:讽刺画(讽刺画)  拼音:fèng cì huà
凡含有讽刺意味的图画,皆称为「讽刺画」。
《国语辞典》:讽刺剧(讽刺剧)  拼音:fèng cì jù
由歌唱、舞蹈、短剧等杂多的短场面所构成的,穿插丰富的讽刺或笑料的表演形式,称为「讽刺剧」。
《漢語大詞典》:钻心刺骨(鑽心刺骨)
钻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极深。 清 李渔 《比目鱼·利逼》:“我把他当了真丈夫,没有一句话儿不説得钻心刺骨。” 大群 《小矿工·续编》:“熏得你浑身起红斑点,钻心刺骨的痒痒。”
《国语辞典》:鳍刺(鳍刺)  拼音:qí cì
鱼鳍中的刺状物,由硬骨或软骨所构成,用以支持鳍形及展鳍。也称为「鳍条」。
《国语辞典》:氄刺  拼音:rǒng cì
纤细如毛的鱼刺。
分类:纤细鱼刺
《国语辞典》:刺参(刺参)  拼音:cì shēn
沙噀的别名。参见「沙噀」条。
《国语辞典》:刺柑  拼音:cì gān
植物名。茄科茄属。灌木,全株密被星状毛。小枝具钩刺。叶卵状,边缘有不规则的五到七个深波状或羽状裂。蠍尾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紫色。浆果球形,熟时橙红色。分布于热带亚洲。也称为「印度茄」、「刺天茄」。
《国语辞典》:刺丝(刺丝)  拼音:cì sī
海葵、水母等腔肠动物的器官。位于刺囊细胞内,呈丝状的管子。在觅食或自卫时即刻射入其他动物体内,同时分泌毒液。
《国语辞典》:背若芒刺  拼音:bèi ruò máng cì
比喻因畏惧而极度不安。《三国演义》第二○回:「朕每见之,背若芒刺。」也作「背生芒刺」、「芒刺在背」。
分类:畏惧不安
《国语辞典》:蛋中挑刺  拼音:dàn zhōng tiāo cì
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麻烦。如:「凡事能设身处地,就不会蛋中挑刺。」
《国语辞典》:刺股悬梁(刺股悬梁)  拼音:cì gǔ xuán liáng
比喻发愤向学。参见「悬梁刺股」条。清。袁于令《西楼记》第四出:「一霎时启瞆开聋,从今后刺股悬梁,专心制义献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