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自度曲  拼音:zì dù qǔ
不依旧谱而自作的新曲。《汉书。卷九。元帝纪。赞曰》:「鼓琴瑟,吹洞萧,自度曲,被歌声。」
《漢語大詞典》:兴喻(興喻)
打比方。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兴喻,人皆引人事,人事有体,不可断絶。”
指诗歌创作手法的兴与比。兴为托物言志,喻为取他物作比况。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诗赋者,所以颂善丑之德,洩哀乐之情也,故温雅以广文,兴喻以尽意。”
《漢語大詞典》:诗勋(詩勳)
在诗歌创作上的建树。 宋 陈师道 《寄亳州何郎中》诗之一:“欲入帝城须帝力,且寻诗社著诗勋。”
《國語辭典》:戏评(戲評)  拼音:xì píng
评论戏剧的文章。
《國語辭典》:题材(題材)  拼音:tí cái
文学或艺术作品中,表现主题所用的材料。如:「她感情丰富,文笔又好,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成为她写作的题材。」
《國語辭典》:小说家(小說家)  拼音:xiǎo shuō jiā
1.九流十家之一。《汉书。卷三○。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2.称善于写小说的作家。
《國語辭典》:作品  拼音:zuò pǐn
文学艺术方面创作的成品。如文章、书画、雕刻等。
《漢語大詞典》:着墨
犹着笔。指写作或书画创作等。 阿英 《漫谈〈红楼梦〉的插图和画册》:“人物的构图,美丽多姿、轻盈纤小,着墨不多,自具一种吸引人的力量。”《新华月报》1965年第4期:“这些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很动人。”
《漢語大詞典》:雒书(雒書)
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雒,通“ 洛 ”。汉书·五行志上:“ 禹 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参见“ 洛书 ”、“ 河图洛书 ”。
《漢語大詞典》:剧人(劇人)
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人。 聂绀弩 《莎士比亚应该后悔》:“枉抛心力作剧人,真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漢語大詞典》:绝节(絶節)
犹绝唱。誉称无与伦比的诗文创作。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三:“絶节高唱,非凡耳所悲。” 南朝 梁 沈约 《〈梁武帝集〉序》:“兴絶节於高唱,振清辞於兰畹。”
《漢語大詞典》:树辞(樹辭)
立辞,写作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八音摛文,树辞为体。”此指创作歌词。
《漢語大詞典》:雅业(雅業)
(1).指做学问或创作诗文之事。 晋 郭璞 《尔雅图赞·释兽·鼮鼠》:“赏以束帛,雅业遂盛。” 南朝 梁武帝 《立学诏》:“虽耕耘雅业,旁阐艺文,而成器未广,志本犹闕。”北史·辛雄杨机等传论:“ 怀哲 体有清监, 德源 雅业无亏,并素门之所得也。”
(2).对他人所操业务的敬称。
《國語辭典》:象徵  拼音:xiàng zhēng
以有形的事物来表现无形的观念。即对任何一种抽象的观念、情感与看不见的事物等,都不直接予以指明,而根据理性的关联、社会的约定,从而透过某种意象为媒介,间接加以陈述的表达方式。
《國語辭典》:主题(主題)  拼音:zhǔ tí
1.主要论点。如:「今天开会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2.文艺作品中所欲表现的中心思想。如:「主题明朗」、「主题正确」。
3.音乐上指乐曲中显著而富有特色的主要旋律,为一乐曲的核心,亦为乐曲发展的要素。有些大型作品会包含数个主题,而有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等之分。theme中译名。